从高利贷到超利贷和套路贷 不断恶化的信贷生态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垂青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历史难题,民间借贷的地下信贷也便一直存在。远远高于年化36%利息的高利贷和非法放贷普遍存在,前几年的山东聊城辱母血案就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网贷则成为商业银行信贷途径的一大补充,线下高利贷开始转战线上。无论是个人年轻一族,还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均可凭信用快捷融资。鼎盛时期国内一度产生了3000多家现金贷平台,于是便有了媒体报道的“嗜血现金贷,年化利率600%,人死方能清债”。

2017年12月1日银监会《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发布以后,现金贷整顿浪潮来临,那些靠大小网贷和现金贷提供资金周转的年轻人们,原先还了的口子再也无法借出来,一下子资金断裂,以往拆东补西撸口子,以贷养贷的游戏再也无法玩下去。于是借条贷这种超高利贷,简称超利贷的更为嗜血的产品死灰复燃,重新登上信贷江湖的黑暗舞台。

比如借1500元,砍头息500元,实际到手1000元,七天期。核算一下,每周的利息是50%,每月利息200%,年化利率高达2400%。因此,年化利率刚超过36%的高利贷顿时黯然失色,这才叫超高利贷,简称超利贷。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更恐怖的还在后面。近日来媒体在不断报道形形色色的套路贷,诸如《杭州女老板借款3万,最后变成了800万》、《女大学生陷套路贷:借2300两月变十万 比高利贷更狠》、《大学生遭遇套路贷:借1.3万买电脑 最后要还上百万》、《女子创业筹钱深陷"套路贷" 借款1400万却要还上亿》。

这种套路贷不是简单的现金贷或高利贷,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违法犯罪和诈骗行为。其最终目的不是要借款人偿还一点利息,而是通过阴阳合同和制造银行流水等手段,故意让借款人逾期,然后再介绍其他渠道继续放高利贷来拆东墙补西墙,最终侵吞借款人高价值的房产。网上有系统总结的套路贷五部曲,下图可以参考。

从高利贷到超利贷和套路贷 不断恶化的信贷生态

法律界人士认为,“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案情复杂,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从诱骗或强迫被害人签订合同到暴力讨债、虚假诉讼,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被害人财产权(房产)、人身权(非法拘禁),还破坏公共秩序,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当前国内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和打黑除恶中,都要高度重视套路贷这一高利贷最高发展形态,都要加大打击力度。因此,今年的两会中有提案就建议设立非法放贷罪或借鉴国外立法设“暴利贷”罪,这都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高利贷到超利贷,再到套路贷,凸显了我国当前不断恶化的信贷生态。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要增强法制意识,时刻谨防陷阱,选择正规合法融资渠道,远离高利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