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資便利店羅森華東門店將破千家 中國區盡然還沒盈利

6月5日,羅森在諸暨4店同開,這是羅森攜手諸暨本地零售企業“諸暨一百”開出的首批店,諸暨也成為羅森通過區域加盟模式開闢的新城市。

而在明天(6月7日),羅森華東區第1000家門店即將開業,至此羅森門店已經涵蓋上海、浙江、江蘇,涉南京、揚州、蘇州、無錫、杭州、寧波、嘉興、紹興等多個重要城市,華東佈局已然成型;截止到6月7日,羅森全國門店總數將突破1598家。

日資便利店羅森華東門店將破千家 中國區盡然還沒盈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隨著便利店成為零售新風口,在資本助力下,電商企業加速落地殺入便利店,地產企業跨界便利店,再加之本土便利店的迅速崛起,便利店快速跑馬圈地。

對此,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張晟忍不住潑冷水:“便利店行業應該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是現在一些便利店企業都是先動兵馬,未動糧草”,這裡的糧草指的就是供應鏈的建設,供應鏈建設最終將決定便利店的商品能否有差異化、商品品質是否有保障、配送效率能否最優化。

“以羅森為例來說,一條供應鏈大概能夠支撐400-500家門店配送,但是當我門店數量到達600多家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果是打造兩條供應鏈,這兩條供應鏈可能會餓死,如果只用一條供應鏈則會供應不足”,張晟告訴《聯商網》。目前,羅森在華東佈局了閔行、金山、江陰三個供應鏈中心,即將全部投入使用,能有效滿足華東區網點的拓展。

那麼便利店到底該保持怎樣的速度發展呢?

張晟將便利店比作為著了火的卡車,必須要保持勻速前進,“如果踩剎車,意味著火勢會進入駕駛室,如果踩得過猛,突然油箱沒有油了,像是去年很多新的無人便利店,只動兵馬未動糧草,大規模的開店但是供應鏈跟不上了,一定會出問題。”

三個錯位發展策略

然而便利店行業競爭不僅僅是來自同行之間,外賣、社區超市的興起也在衝擊著便利店市場,便利店的優勢能否持續?商品結構該如何迎合新消費趨勢。

張晟總結了羅森的三大錯位發展策略:

第一是年齡群的錯位,從數據來看,羅森的客群越來越年輕,12-28歲的客群佔據越來越大的比例,甚至比電商更年輕,現在很多小學生都可以自己花錢了,但他們不一定會上網買東西,所以要把這部分客群抓的更好;

第二就是時間的錯位,餓了麼、美團主要都在爭奪午餐的外賣,的確給便利店帶來衝擊,很多便利店在提現制現售,而羅森是在加碼做早餐、宵夜,外賣的配送人員畢竟不可能24小時都提供服務;

第三就是溫帶錯位,什麼叫溫帶錯位,其實就是快遞是做熱食,網上更多的做的是冷凍和常溫,那麼最難做的是0-10度,所以就是要把溫帶錯位做好,這也是我們現在一直將羅森打造成為家邊上第二個冷藏箱的原因。

除了做好即食品的銷售,羅森也將逐步通過定製、買手等方式強化非食的銷售;張晟認為,最後零售業能不能活下來根本在於第一是自有品牌,第二是買手,第三是極致供應鏈的打造。

日資便利店羅森華東門店將破千家 中國區盡然還沒盈利

羅森中國明年有望盈利

近年來,羅森加速向三四線城市滲透,甚至佈局了江陰、張家港、慈溪、諸暨等多個縣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的門店業績表現如何呢?

張晟透露:雖然單店銷售與一二線城市相比有差距,但由於成本低,反而是利潤更有保障。而根據不同城市的特點,羅森的商品結構也會有差異,比如一二線城市,中午主打商品是盒飯,而在三四線城市中午休息時間長、家都很近,所以變成甜品是主打;同時,網點的分佈密度也很不相同,在三四線城市,往往一個門店是覆蓋周邊1公里左右的顧客。

對於區域合作伙伴的選擇,張晟告訴《聯商網》:” 羅森的合作伙伴不一定是零售商,關鍵是理念要吻合,因為便利店不是一夜暴富的行業,相反是慢工出細活。“

與便利店同行相比,羅森是身段最為柔軟的,也被稱為“百變羅森”,無論是合作模式、還是經營上都顯得更為靈活。比如日前羅森就和鮮豐水果合作在杭州開出首家“便利店+水果店“的模式,對於不同業態的跨界融合,羅森將繼續積極探索;同時從數據來看,羅森的單店日銷售業績遠高於國內便利店平均水平,而與7-11、全家相比,羅森的坪效更強,差不多是70%的經營面積但可以實現同行80%的銷售。

截止到去年年底,羅森全國門店是1399家,今年開店速度明顯加快,門店數增幅將超越去年,據悉,預計到年底,門店數將突破2000家。

此外,張晟還透露預計明年羅森中國將實現整體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