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零售急速落地,张近东拥有的不仅仅是行动力

商场如同战场,虽然烈度不一样,但商战往往更考验持久力。一场战争有时候因为天才的灵光一闪就决定了胜负,可要在商场屹立,往往需要不断地创新进步与自我蜕变,需要一个接一个的决策都保持正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历经商海沉浮,张近东的苏宁却始终站在风口浪尖

20多年前,互联网开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催生新的商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在中国,包括8848、卓越网等一大批电子商务先行者出现,后来马云的阿里巴巴等让电子商务开始领跑世界,不过,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实体零售企业因为观念跟不上技术,不进步而凋零。

在这次商业长跑中,有一些新兴商业力量崛起,也有始终能够屹立潮头的弄潮儿,苏宁作为发迹于江苏的零售巨头更是保持了稳定可持续的增长。我们看到,不管是在当年家电市场的“美苏争霸”时代,还是后来的“苏东剧斗”阶段,以及目前火热的智慧零售,张近东领导下的苏宁从来不会缺席。

最近,人们发现,苏宁易购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已经6个季度连续盈利,在同行业中成为佼佼者。数据上看,苏宁易购第一季度规模为693.30亿元,同比增长46.33%,实现营业收入496.20亿元,同比增长3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5%,公司实现了高增长,也妥妥地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不墨守成规,在时代洪流中顺势而为

张近东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从不墨守成规,在每一次变革之中,总能敏锐觉察,并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跟上时代的步伐。客观地说,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很多成名大家都倒在了“不识时务”的坑里。

那是一个互联网电子商务所向披靡的时代,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用户的认可,线下的商业巨头即便联合起来也阻挡不了汹涌的大势,这个时候的张近东显然是选择了“顺势而为”。

早在1999年,电商行业刚刚起步的蛮荒年代,张近东就已经在关注电商,并做了积极的准备,到了2009年,随着电脑的普及,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出现,电子商务步入了爆发期,2010年,张近东果断上线了苏宁易购。

智慧零售急速落地,张近东拥有的不仅仅是行动力

2013年,张近东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就谈到,将线上线下割裂开来,都是片面的、不专业的,未来的零售企业,不独在线下,也不只在线上,一定是要线上线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

张近东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苏宁在发展过程中,打造了线上的入口,也让线下门店同时承担起门店仓和快递点的角色。在用户下单后,系统会根据订单地址进行数据智能匹配工作,以保证在距离地址最近的门店仓提货,让商品永远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苏宁的线上易购做得风生水起,又在两年时间里开出2000多家线下易购新店,进乡镇、进小区,充分贴近顾客。苏宁易购大规模升级云店,开发母婴店、超市店,进购物中心、建苏宁广场,让顾客能够开车到店、举家逛店。现在来看,这就是智慧零售的雏形。

正是基于这样的探索经验积累和雄厚的底气实力,张近东宣布了2018年新开店目标5000家,三年要实现15000家店,2020年总店数达到20000多家,商业综合体2000多万平方。

在2018年一季度 苏宁全力推进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两大(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两小(苏宁小店、苏宁易购县镇店)、多专(零售云店、红孩子、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极物、苏宁易购汽车超市等)”的智慧零售业态族群在全国加速复制。在2018年5月底,苏宁小店已经迎来第500家分店,截至2018年3月底,苏宁易购已经拥有直营店2281家,零售云加盟店209家。

张近东快速布局智慧零售,在金融领域更是不声不响做到了行业领先。就在不久前,相关媒体报道,国家的金控集团监管试点已经进行了半年,参与首批试点机构为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蚂蚁金服、苏宁集团五家企业。业内都注意到,前面三家是国有大型金融集团,蚂蚁金服是如今互联网金融第一独角兽,而以实业见长的苏宁也位列其中。

其实,张近东对布局金融的“野心”从不作掩饰。苏宁在2013年成立专门的金融事业部,开始布局金融领域。在2016年,张近东就表示,苏宁要不断完善集团在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上的多牌照布局,为客户提供多场景、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还提出,苏宁金控要迈入国内互联网金融集团的第一阵营。

目前,苏宁已获得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基金支付、基金销售、私募基金、保险销售、企业征信、预付卡、海外支付、融资租赁以及商业银行在内的14张金融牌照(或资质),其丰富性在国内金控集团中也位列前茅。如今,金融进入了强监管时代,一个支付牌照就可以轻轻松松的买到十亿甚至几十亿,张近东的提前下手和合规经营让苏宁在金融领域的未来拥有了广阔的天地,后来者只能望洋兴叹。

智慧零售见解深刻准备充分,行动果断迅速走到行业前列

这么多年的商业经营,圈内人看张近东,都知道这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关键时刻敢于下赌注。比如,张近东曾经在2012年的那场电商争夺战中自掏腰包,拿出35亿元参与苏宁电器定向增发,以壮士断腕姿态全面向电商转型。在苏宁股价一路下行时,再次将个人持有的4.42亿股股票质押出去。但张近东却从不蛮干,也不会“怒而行事”,竞争再激烈,对手再挑衅,也都会拥有自己的发展节奏。绝地求生,必有后福,张近东和苏宁历经几年苦战,拥有了转型发展的机会,终于等到了智慧零售主场作战的新时代。

如今,线上电子商务走到了临界点,重新回到线下实现融合发展成了必然,这一次,战斗回到了苏宁的主场。

张近东说:“苏宁在多年的线下经营过程中,已经建立起系统化、标准化、高效率的开发能力,我们也是率先推动新技术向线下门店大规模应用的零售企业。场景互联网零售时代就是苏宁的主场。”

当别人还在投资合作,开始摸索的时候,苏宁的行动已经如雷霆般展开。张近东在商场活跃了数十年,朋友遍天下。2017年2月27日,苏宁召开的全球3C行业峰会上,博西家电总裁盖尔克、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等100多位全球家电3C企业负责人悉数到场。苏宁计划将“百亿俱乐部”合作品牌扩容至11家,其中,美的300亿。10月30日,创维集团CEO刘棠枝与张近东签订200亿大单; 10月31日,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总裁梁海山签订1000亿大单;11月6日,鸿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拜访张近东,当场敲定三年500亿零售合作大单。

2017年12月19日,苏宁易购会盟“地产界半壁江山”,发布“3年互联网门店总数达两万家”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张近东说,“因为我们都拥有庞大的线下商业实体,熟悉线下运营,所以相知;而且我们的目标也非常一致,那就是持续地繁荣线下商业,所以知心。”

张近东在2017年两会期间提出,所谓智慧零售,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商品、物流、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采购、销售、服务等零售运营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

为此,苏宁其实做了大量的准备。张近东是一个从来不去“等机会”的人,总是努力去创造机会。当年,美苏家电争霸,竞争对手大肆收购企业,意图以数量和规模领先苏宁,张近东反而联合IBM、SAP上了ERP系统,打造了苏宁的标准化体系。在其他零售企业照搬电商成功经验的时刻,张近东选择重线下建连锁培育物流,如今成为了智慧零售的根基。后来,苏宁根据自己的特点,建设了成熟的物流云、数据云、金融云的服务能力,如今迎来了用武之地。

物流是苏宁零售发展的重资产,同时更是苏宁在场景互联网零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投入运营8个自动化拣选中心,投入运营38个区域配送中心,4个自动化拣选中心在建、扩建,21个区域配送中心在建、扩建。截至2018年3月末,苏宁易购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合计面积近700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达到21904个,公司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城市、2910个区县城市。

在智慧零售必须的技术方面,苏宁的储备也很多。2017年8月28日,苏宁在南京推出了自己的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还推出了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货柜,线下门店已经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

上海苏宁机器人仓在去年11月初正式上线,200组机器人首次承载双十一海量订单高强度作业。2017年,苏宁物流在浙江、安徽部分地区部署了无人机配送,还在测试中创造了15.06公里国内无人机物流飞行新纪录。

智慧零售急速落地,张近东拥有的不仅仅是行动力

4月16日,苏宁物流在南京测试了社区无人快递车,“卧龙一号”是国内首个与电梯进行信息交互送货上门的无人车,不仅可以实现从户外到室内的无缝切换,解决了小区复杂场景的配送需要,还能实现恶劣天气以及夜晚的24小时配送,做到全天候的服务,将在全国进驻1000家小区。5月24日,苏宁物流“行龙一号”40吨物流无人重卡现身苏宁物流上海奉贤园区,突破多项无人驾驶记录。这辆无人重卡载重40吨,不仅能自动规划路线行驶,还能轻松躲避障碍物,这标志着苏宁物流的全流程无人化在干线无人领域实现了突破。

作为商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家,张近东始终坚持“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苏宁在用户体验的提升上只有底线,没有上限”。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苏宁走过了不同的时代,却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如今,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也正在不断落地、延伸、接续传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