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標串標真的能被遏制?電子招投標有這麼大的作用?

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某公司用同一個MAC地址提交了2個公司的2份不同標書,結果被查出來了。

圍標串標真的能被遏制?電子招投標有這麼大的作用?

電子招投標平臺有多厲害?

① 自動篩查不同投標文件是否由同一臺電腦製作。

② 自動計算彙總各項評分,輔助評審專家判斷是否圍標串標。

③ 各環節全程留痕,所有資料自動歸檔,全程追溯,能做到動態監控、實時預警、智能輔助、全程記錄。

但是

在2017年5月,四川省綿陽市檢察機關啟動的為期兩個月的專項行動,行動中共立案查辦招投標領域職務犯罪案件37件39人,案件涉及的項目均為國家投資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金額超過30億元,涉案金額高達9000萬餘元。

這次涉案金額之龐大,有投標掮客組織投標人參與了圍標串標,在他們身後通常還隱藏著利益團體,不乏負責組織招投標工作的國家公職人員,有專家掮客收買評標專家,使特定投標人中標,這些“掮客”們往往相互串聯,非法獲取利益。

據悉,綿陽市電子評標系統自2009年啟用以來,一些專司圍標的機構便應運而生。一些系統運營人員為了私利甘當“內鬼”,利用技術和崗位優勢,謀取非法利益,違規透露參與投標企業的數量和名單,甚至為確保特定投標人中標,修改投標人的投標數據,刪除排名靠前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電子招投標似乎為圍標串標打開了新的通道。

電子招投標這是怎麼了,難道真成了圍標串標的工具?

目前,政府部門對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的建設主導過多,政府交易平臺佔絕對優勢,政府限制競爭現象比較普遍,市場化程度很低。政府部門普遍對第三方建設、運營的交易平臺安全性存在疑慮。不論其是否通過檢測認證,都擔心競爭對手入侵、黑客攻擊、運營機構工作人員故意損壞或洩漏應當保密的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性、穩定性等問題。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安全性等方面能否得到保障,並不取決於由誰建設、運營。

《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其技術規範在制度及技術、數據保密、電子存檔、歸檔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電子招投標系統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關鍵是系統建設、運營方是否掌握了相關技術和運營體系,而目前的硬性衡量標準就是是否通過檢測認證。從已知通過檢測認證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情況來看,政府交易平臺11家(全部48家),佔總數的22.9%,而僅易招標一家為企業和第三方建設/運營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通過檢測認證就有13家。

政府交易平臺在安全保障技術上並沒有優勢,而平臺缺乏招標專業人員運營,以軟件開發人員為主,缺少相應的運營管理制度,公共資源交易機構往往又直接參與平臺運營,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反而容易發生問題。第三方並不參與招投標交易本身,只專注於交易平臺運營。當然,並不是說第三方就一定不會有問題,但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由更專業、更中立的人來建設、運營,至少能減少問題的發生。

圍標串標真的能被遏制?電子招投標有這麼大的作用?

在電子化招投標方式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識別圍標串標行為還有很大的潛力有待發掘,比如可以嘗試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比對分析電子投標文件的相似度、投標報價的相似度、投標人投標規律(投標人間抱團分析等)、評標專家打分行為和結果等來尋找投標人之間、投標人與專家之間、投標人與招標人之間圍標串標的蛛絲馬跡,使得信息技術的威力得以真正有效發揮,真正意義上做到有效遏制圍標串標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