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一轮个税改革启动 不仅仅是起征点提到5000

6月19日,《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初审,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拟提高至每月5000元,草案中首次提出,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解读新一轮个税改革启动 不仅仅是起征点提到5000

有效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对此,分析师张波认为,相同收入人群由于居住情况不同,会形成实际收入状况的巨大差异,通过增加两项附加扣除,可以更大程度上保障公平性。尤其对于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将会是极大利好,通过抵扣可以有效减少房贷利息支出对于实际收入的影响,也会促使一部分人群加速买房的行为,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房贷利息的扣除是有标准的,最可能的作法是只针对个人或家庭的一套自住型住房,所以并不会由此引发炒房,更不会因此导致房价大涨。

张波还认为,在大力发展租购并举的背景下,通过税收调节,可以实现多渠道保障租赁人群的自身权益,有利推动和引导“租房也是安居”的居住理念,更好实现“安居宜居”的目标。

针对个税方案中提及的住房贷款利息或可以抵扣的规定,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租房抵扣通过的可能性要大于房贷抵扣的内容。第一、租赁市场是当前住房消费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优惠政策会比较多。第二、房贷若存在抵扣现象,那么房贷政策调控的效力将会减弱。所以总体上说,租房方面的成本抵扣会是类似税费制度改革更受关注的内容。

“如何扣除”成关注点

在此次提请审议的草案中,并未明确的一点是: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是包含在5000以内,还是额外扣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如果可以在5000元免税额以外,抵扣贷款利息,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将是非常大的刺激。

张大伟计算,按照目前北京的收入水平和房贷情况:假设一个人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收入在2万左右,如果购买一套房贷在150-200万的普通五环外商品房,月供水平在1万左右。目前,剔除个税、支付房贷后的纯收入只有6880元,而个税改革后,收入将可以达到9255元,增加2375元,相当于月供降低23%左右。

张波也表示,目前个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中个人负担部分在起征点计算前是先行扣除的,预计住房贷款和租金也会采用类似的方法。但是目前先行扣除的部分都是和个人的薪资直接挂钩,大都采取比例方式,而房贷利率和租金如果企业也代为计算扣除的话,如何保障真实性和及时性,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深度解读:

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财政部部长刘昆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透露出了个税改革主要内容。这次修正并非简单地把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而是一次个税体制重大变革。

第一次综合征税

老百姓的收入来源很多,现行的个税也因此将不同的应税所得,分为11类,采取不同方法征收,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适用的税率不一样。

但此次个税改革根据“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要求,结合当前征管能力和配套条件等实际情况,《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下称“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

起征点并非“简单”定在5000元

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是起征点,拟提高至5000元/月,但这个5000元起征点并非是简单地从以前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提至5000元。

由于《草案》首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纳入了综合征税范围,因此这5000元/月相当于个人四项收入之和的综合起征点。

刘昆表示,这一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另外,该标准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统一适用,不再保留专门的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月)。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通过个税制改革,要保障民生,多维度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最终要实现我们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消费的保障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仅仅是五个专项扣除的增加,而且是综合课税这一部分,按年课税,费用扣除额额度的提高,会留下更多的消费支出的资金,也就是增加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

另外,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房贷利息抵个税如何影响买房?20年前上海就试过》

天风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陈天诚在其20日的研报中指出,房贷利息抵税政策早在1998年便在上海、天津进行过试验,从政策效果看,在当时对商品房销售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低税率扩围

个人收入在扣除起征点和各类专项扣除后为应纳税所得额。此次减税除了起征点提高和专项扣除增加能带来减税外,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低档税率扩围也会让你少交些个税。

上述四项收入的综合所得税率也有了大幅调整。这次综合所得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其中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明显扩大。

潘明星表示,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率,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促进社会公平。

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