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正樹起工業互聯網新的路標

這幾天,浪潮濟南的高端裝備智能工廠迎來了首長到浪潮考察,瞭解了浪潮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產線,並對浪潮運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智能製造表示認可。

我們知道,智能製造是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進製造過程、系統與模式,工業4.0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工業互聯網代表了互聯網+製造、工業雲平臺、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的融合統一。

所以,高端裝備智能工廠既是浪潮工業互聯網的最佳實踐,也是中國智能製造在高端裝備製造上的全新模板。透過高端裝備智能工廠,浪潮也展現出運營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能力。

智能工廠背後是工業互聯網的最佳實踐

筆者曾在今年初到訪過浪潮濟南的高端裝備智能工廠,如今它已經是所在位置,孫村產業園區的著名地標。很難讓人想到,在這個工廠樸實的外表裡面,是一個全程智能化的大腦。

浪潮正樹起工業互聯網新的路標

和通常意義上的工廠產品線不同,這裡看不見奔騰的流水線,顯得頗為靜謐。AGV無人車對物料和成品進行運送,智能機器人按照需求進行安裝,而工人的工作主要在測試和檢測環節。看似安安靜靜,其實智能的技術都內蘊其中。

所以在央視新聞聯播的畫面當中,我們感受不到熱火朝天的工廠氛圍,看到的是智能化帶來的“無聲”的高效:流水線上的浪潮智能鎖附機器人一刻不停,每8分鐘自動鎖完130顆螺絲。實際上,“擰螺絲”這個過程完全體現了智能化的高效,智能鎖附機器人採用CCD視覺定位系統,可以實現自動拍照、自動定位、自定識別、自動控制扭力和自動鎖附,減少了因人員操作失誤造成的電子器件損壞等裝備質量問題。再比如,AGV激光牽引叉車可以實現從倉庫自動取貨,將配件配送至不同的上料站臺,這是典型的智能無人車應用,無論是路徑的選擇,對障礙物的避讓都在智能大腦通過即時的環境識別後的智能控制下實現。

智能製造的目的就是實現柔性製造,而浪潮智能工廠中的兩條柔性產線,還可分別用於節點和主機的生產,每條產線共有10個生產單元,每個單元獨立作業,可以在同一時間可以實現並行生產,最大可同時生產10類不同類型的產品。

這就是為什麼Gartner會將全球智能製造典範的榮譽授予浪潮,工信部也將其評選為2017年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的原因。

如今中國互聯網發展速度之快,已超過了美國和歐洲。儘管在互聯網與產業結合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有差距,但我們追趕的腳步依然很快,工業互聯網正是我國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機遇。

浪潮正樹起工業互聯網新的路標

當然,在機遇之後更應該看到工業互聯網的挑戰。首先,因為我國信息化起步比發達國家晚,科技創新的深度上有一定差距,導致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變革方面的認知不夠徹底,對轉型頗有畏懼;其次,在許多核心技術方面的落後,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彌補。尤其是針對工業領域的軟件系統、產品數據庫軟件、控制軟件和生產管理軟件,以及傳感器等硬件的創新上尚有一定的差距;最後,缺乏行業標準,我國雖然是製造業大國,卻不是智能製造的強國,落地的項目和案例良莠不齊,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很難具備複製的可能。

而浪潮以濟南智能工廠為最佳實踐,為工業互聯網的實現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浪潮為什麼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最佳運營商?

今年數博會上,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提到要致力於成為工業互聯網的平臺運營商。仔細分析,孫丕恕並非無的放矢,因為工業互聯網通常會有幾個衡量的因素,比如對工業製造業的理解,對數據力量的運用,對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等等。從這幾個維度看,浪潮會如何成為工業互聯網的平臺運營商?

浪潮正樹起工業互聯網新的路標

第一,浪潮通過很多工業互聯網的落地經驗中為很多行業賦予了新的生產力。

自2017年推出以來,浪潮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面向通用裝備製造業、專用裝備製造業等8個行業,構建了涵蓋設計仿真、生產管理等8個領域的解決方案,連接了500萬+設備在雲上運行,構建了中儲糧、偉星拉鍊、濟南第一機床廠等一系列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智慧企業的範例。

例如浪潮為中儲糧打造的全球最大的“智能糧倉”管理平臺,可以同時管理31個省市近千家糧庫,接入近10萬個視頻攝像頭,近100萬個糧情傳感器,可實時掌握糧食庫存、質量和糧情狀態,遠程實時查看現場情況,國家掌握糧情週期由15天縮短為3天,相對於傳統儲糧方法,能耗、人力等總成本降低了5%左右。這些實打實的效率提升,都是企業業務轉型的成果。

第二,連接產生的大數據處理是工業互聯網的著力點,在這方面浪潮有製造業大數據分析與開放平臺,以建設大數據驅動的智能製造企業為目標,加快推動傳統制造企業向以個性化定製和製造服務為特徵的“互聯網+”和智能製造轉型。

浪潮正樹起工業互聯網新的路標

同時大數據與智能技術結合也可以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在推進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落地過程中,浪潮藉助超強的“大數據+AI”能力,推出EA企業大腦,助力打造智慧企業;同時推出新一代智能製造信息化平臺“智造+” ,支持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預測性維護等新模式。例如,前文提到的中儲糧的智慧糧庫系統,就是國內應用規模最大的工業大數據、物聯網應用系統。

第三,在技術融合上,浪潮也一直走在了產業的前面。比如今年初,浪潮發佈了雲戰略3.0,其目的就是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等技術進行融合,以服務的形態對政企客戶進行輸出。那麼,由雲作為軀幹,大數據作為骨骼,智能的技術為大腦,就形成了工業互聯網最基本的可行性方案。

同時在技術融合之上,浪潮更具備了平臺化的能力。孫丕恕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應具備3大能力:雲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先進製造業的模式經驗。

細分來看,首先在雲服務平臺能力上,浪潮雲入圍中國公有云發展平臺第一陣營;在大數據領域,浪潮天元大數據綜合實力排名首位,這也是140多個省市選擇浪潮雲共同推動雲計算、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的主要原因。

其次,浪潮有30多年服務企業信息化的經驗,可提供涵蓋大、中、小微企業市場全面的雲ERP解決方案,已連續15年位居集團管理軟件第一,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十分出色。

最後有全面的先進製造業模式的經驗。作為服務器全球前三的廠商,浪潮自身就有著豐富的先進製造業經驗,同時還為38%的國資委企業、26%的中國500強企業、50+世界500強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形成了世界級的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案例庫和經驗。

小結

工業互聯網必然是所有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浪潮絕對是最有特色的一家,首先是浪潮的智能工廠實踐決定了浪潮不僅是技術能力的提供者,更是實踐者,其次浪潮對工業互聯網運營商的定義是業界首家,這個種新的角色打造也讓浪潮在工業互聯網的進程中領先了一步。

一方面,浪潮自身對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能夠給企業數字化轉型增添勇氣。我們知道,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心存畏懼,是來自於對生產力的擔憂:傳統模式與新模式轉換,有可能帶來不可預計的風險。而浪潮用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實踐,深入需求,打破思維定勢,傳遞了工業互聯網正確的價值觀。

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存在長期標準難以確立的難題。而浪潮在智能工廠的搭建過程中,就完成了包括MES精密製造系統在內的6大核心信息系統上線,並由MES做到了對生產過程的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浪潮自身對柔性製造的理解,也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標準。

作為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浪潮相比其他科技公司有更多的製造業經驗,同時相比製造業企業有更全面的技術能力。客觀的說,浪潮就是目前工業互聯網環境中將二者的融合做到最佳的服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