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如下圖: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整體產業鏈縱深較長,覆蓋領域眾多:

上游以硬件設備為主,包括:傳感器、控制器、工業級芯片、智能機床、工業機器人等;

中游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是產業鏈的核心:

1.邊緣層:主要功能——數據採集,構建平臺的數據基礎

2.平臺層:主要功能——大數據處理、數據分析

3.應用層:主要功能——形成不同場景、不同行業的工業APP

1.上游——硬件設備;

核心關鍵詞1:產業鏈中率先實現商用;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硬件設備是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的基礎,也將是整個產業鏈最先實現商用的領域;

核心關鍵詞2:國產品牌少,競爭力弱;

硬件設備領域,目前大型工業傳感器、芯片、工業機器人等主要由美、日、德等公司主導;如傳感器領域的霍尼韋爾、MEAS,芯片中的英偉達、英特爾、AMD,工業機器人領域中的ABB等等。

國內領域:基礎的硬件設備中也有一些不錯的企業,如傳感器領域中的漢威電子;控制器領域中的信捷電子等。

總結:上游硬件設備雖是產業鏈中,最先落地商用且最早受益的細分領域,但奈何需要的都是高端設備,國產化程度低,國內企業大多規模小而且集中在低端產品中,綜合來看,炒作價值有,真正投資價值小,這點需要明瞭。

2.中游——工業互聯網平臺;

1.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游——邊緣層,數據採集,構建平臺數據基礎;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主要參與者:互聯網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提供雲計算、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等服務;

優質龍頭企業: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廣州傑升信息科技旗下的機智雲;

2.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游——平臺,基於大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構建可擴展的開放式雲操作系統;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優質龍頭企業:三一重工、海爾集團、航天科技、用友網絡、浪潮集團、工業富聯、中聯重科、美的集團、啟明信息、聯想、東方國信等。

3.2019年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從18年概念火熱到近兩年各大企業的積極佈局,工業互聯網的商用還需要3-5年的時間。目前走過了1/3的路程,目前來看,最值得關注和投資的是工信部重點推動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示範平臺:根據2019年8月最新公佈的名單,10家企業入圍。(排名不分先後)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互聯網,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1.海爾集團:COSMOPlat;

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大規模定製,開放的多邊交互、增值分享的生態平臺;

2.東方國信:Cloudiip;

以數據為基礎的“平臺+”第三方開放式應用開發系統;

3.用友網絡: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

鏈接海量設備、承載大數據、搭載海量工業APP,同時提供安全與接入規範;

4.三一重工旗下:樹根互聯根雲;

工業機器人、智慧電動機,智慧機床、智慧醫療設備多行業賦能;

5.航天科技:航天雲網INDICS;

架構、產品與服務、製造、大數據、信息安全5大板塊為核心的“1+4”發展體系;

6.浪潮軟件:浪潮雲In-Cloud;

物聯網為基礎,數據為核心,利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實現海量異構工業數據集成;

7.華為:FusionPlant;

統一、可擴展架構的系列化AI IP和芯片,涵蓋計算、存儲、AI、工業PaaS雲服務

8.工業富聯:BEACON;

大數據、雲計算、工業機器人、傳感器相互整合,建立端到端的可控可管的智慧雲平臺;

9.阿里雲;

機器感知、傳遞和自我診斷問題,分析工業生產數據,優化機器產出,減少廢品成本;

10.徐工信息漢雲

提供從邊緣端到雲端完整的開發方案,構建、部署、運營自己的工業應用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