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中國命名以“華人之碩”為期許,是許多年青人較為熟悉的企業品牌,是目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產商,全球第三大顯卡生產商。其中,顯卡、主板、筆記本電腦,已是華碩三大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數天前,有“芯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忠謀在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告退休,而比張忠謀整整小20歲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早在2年前就計劃今年6月退休,可卻因交棒計劃“喊卡”,在接受《商業週刊》採訪時,對準接班人徐世昌說“很抱歉,對不起他!”那麼,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如期“裸退”,同樣也準備與張忠謀同期退位的施崇棠,卻為何交不了棒呢?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兩碩”分家“口水”多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董事長 施崇棠

今年67歲的施崇棠,現為華碩集團董事長,乃宏碁創業7個人之一。施崇棠有句非常有名“成功學”雞湯——“我認為成功就是如何超越自己的極限。”

人可以跟天鬥,跟地鬥,“戰天鬥地”,卻根本無法鬥得過自己的身體健康極限。施崇棠打算退休,其實不是新聞而是2年前“舊聞”,據臺灣媒體披露,由於飽受腸胃疾病之苦,施崇棠一直打算退休靜養,可事業不能“甩手”而去呀!於是,他力邀華碩創業四人之一、原和碩副董事長徐世昌“回鍋”,並起任為華碩策略長,也作為自己的“準接班人”。(注:華碩創辦於1989年4月,施崇棠不在創辦人之列,四位創辦人分別是童子賢、謝偉琦、徐世昌和廖敏雄,均曾擔任宏碁資深工程師。)

2016年5月,對於徐世昌“鳳還朝”,不少媒體及市場觀察者認為,這是接掌華碩22年的施崇棠準備交棒的一大步驟。而在華碩內部,策略長徐世昌加入,對經營團隊的影響自然也是備受矚目。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就表示:徐世昌是我的教練,他的加入將強化華碩的決策速度。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和碩董事長 童子賢

2016年4月,官拜和碩副董事長的徐世昌去職,轉道華碩,其實也同樣牽動到和碩的人事佈局。徐世昌在和碩董監會里的持股排名僅次於董事長童子賢,在和碩的持股比例為2.16%。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眼中,老搭檔徐世昌是一個“剛毅木訥”的人,不善言談。對於他的去職,令人意外赴華碩去接下傳承的棒子,董事長童子賢倒也顯得落落大方:“徐世昌的去職,對我來說,是小小的煩惱,只能用依依不捨來形容我的心情。”

華碩啟動代際交替佈局,還得先說一下“準接班人” 徐世昌之前任職的和碩,交代一段頗有爭議的華碩、和碩“兩碩”分家。

在臺灣,和碩號稱“第二鴻海”、或者說“第二代工”, 和碩與鴻海及緯創等,都是蘋果iPhone組裝廠,上月底,和碩聯合還拿到了蘋果基於ARM架構的MacBook電腦的訂單。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宏碁集團創始人 施振榮

華碩是臺灣“品牌”之光,成立於 1989 年4月,上文已提及,四位共同創始人童子賢、謝偉琦、徐世昌、和廖敏雄,均出身於宏碁的工程部門,都是宏碁的工程師。

全球前兩大PC製造商之一的宏碁,成立於1976年,創辦之初是使用Multitech品牌,後來,宏碁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施振榮覺得這名字不好記,改名“Acer ”,中文名“宏碁”。 碁的讀音,與“棋”一樣,人生的棋!施振榮曾說,我經營的宏碁就像下一個永無邊界的棋,不是十九乘十九,是沒有邊界的一個棋。

施振榮,在臺灣被奉為“PC業教父”,創立宏碁後,帶出了“4大弟子”,分別是施崇棠、李焜耀、林憲銘和王振堂,後來四個人分別為後來的華碩、明基友達集團、緯創和宏碁本身的掌舵人,簡直是臺灣IT業的“黃埔軍校”,撐起了臺灣科技業“半邊天”。

隨著臺灣科技業轉型升級步伐,近年來也掀起一波“改朝換代”接班大潮,李焜耀、林憲銘和王振堂三人均已退出一線,僅剩下“老東家” 施振榮和其弟子施崇棠依舊在臺上。施振榮已是IT界時間最長的掌門人,而施崇棠雖有傳承計劃,卻交不了棒;其中,施振榮是“三回宏碁”,二退三進,都是為了把宏碁從經營泥潭中拽出來。

不少觀察人士認為,施振榮長子施宣輝已嶄露頭角,是否會成為宏碁接班人?在此暫不展開評述,可能性不大,起碼需要有一位過渡性人物。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董事長 施崇棠(中)

施崇棠把宏碁創始人施振榮奉若老師,同樣,施崇棠也是華碩四位創始人的“導師”,當年在宏碁,童子賢等四人都是在施崇棠屬下工作。

華碩創辦早期,其實是一家小工作室,啟動資本有60%是出自施崇棠,創業三年後,童子賢等華碩創始元老把“老領導” 施崇棠請回來當董事長,在外界眼中,他們彼此之間更似一種“師徒關係”,幾個人合力把華碩從一個小公司變為一家IT巨頭。

和碩,創辦於2002年,其母公司就是華碩,最初主要為華碩代工,其實就是集團旗下一個子公司。而華碩、和碩正式分家是2008年,至今已是十年,當時,和碩是交予和碩的創始元老童子賢經營,後來,由和碩的創始元老童子賢出任董事長,徐世昌等任副董事長。分拆後,代工與品牌也相應地徹底分開。

華碩與和碩都在一棟大樓辦公,比鄰而居,彼此僅隔著一堵牆,中間有一個古香古色的庭園,起初裝修設計,就是出自童子賢之手。可“兩碩”分家後,因分家留下的裂痕,有七八年兩家極少互動,兩家掌門人施崇棠和童子賢,更是很少走動,甚至還留下不少“口水”。本是最強的合作伙伴,為何卻變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和碩董事長 童子賢

“兩碩”分家“口水”主要集中如下幾個方面:

一、媒體起鬨揭“傷疤”:和碩“被拋棄”,汪洋中的破船?

2014年,分家後的和碩,事業更是上層樓,榮登“代工二哥”寶座,僅次於“代工一哥”郭臺銘的鴻海。當時,臺灣媒體紛紛發出報道,回溯“兩碩”分家過程,重新揭開當年分家留下“疤痕”。其中,有文章說,童子賢帶領的和碩,當年是被華碩“拋棄”,分家時像“汪洋中的破船”,是一堆不賺錢的子公司等。

後來,施崇棠打破沉默,接受《今週刊》採訪,他提到當年交予童子賢是一家營收4700億元新臺幣(注:2007年)、稅前純利潤40億元的大公司,分家初期,和碩60%營收也是來自原母公司華碩。施崇棠說,當初為打入日本市場,在愛普生(Epson)門口被罰站2個小時。

二、分家後的權力紛爭。

分家,一般牽涉所有權、控制權、經營權的交接,特別是股權分割、品牌交付等;另外,分家由於資源分散,開枝散葉,往往導致企業競爭力減退。事實上,分家後,母公司華碩曾很長時間原地踏步,而和碩的經營也是驟降,甚至是“風雨飄搖”。因此,合夥型家族企業對“分家”,必須謹慎對待,不少“龐然大物”型企業因分家而一闋不振、甚至轟然倒下。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創始元老、現華碩策略長 徐世昌

“兩碩”分家過程,在權力交接和轉移上並不順利,甚至是關係緊繃。據當年媒體報道,華碩曾想把和碩賣給老對手鴻海,也有的說,當時和碩副董事長徐世昌甚至跑到華碩執行長沈振來的辦公室,“拍桌子”。

另外,品牌資產也是引發“口水”一個原因。“兩碩”分家本是“蕭牆之外”的事兒,起因是戴爾訂單,當時拿到戴爾訂單時,華碩的老客戶SONY、惠普要求必須解決代工、品牌上的衝突,否則要停止下單,因此才決定分拆出“和碩”這一家子公司。當年,主管品牌事務的是童子賢,可分家後,雙方才發現,其實品牌的背後就是關聯著代工業務。(注: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分家後和碩仍為華碩做代工?)

IT業,人才是核心資源,分家後,一番人才資源的搶奪自不必多言。此外,和碩本來是華碩子公司,華碩是控股股東,分家後怎麼分割股權,股權又該如何交接,也是頗有爭議。當年,外界甚至傳出勁敵鴻海要買和碩股票的傳聞,外人插入,令各方關係更為緊張。

從理性角度而言,施崇棠和童子賢都是臺灣科技界傑出人物,尤其是童子賢,一度是“代工大王”郭臺銘“眼中釘”,在帶領企業朝多元化方面進取上,成就特別突出。由於此前在華碩主責品牌,童子賢在後期創業和投資也是四處開花,有點“不務正業”。比如,童子賢號召新創業者要“文藝復興”,被稱為“文青董座”。他投資誠品書店,不是隻為了賺錢,而是“文青”情懷!

總的來看,“兩碩”分家的矛盾,有內部分權等留下的裂痕,以及企業領導層成員個性及創業角度理解上的差異問題等;也有來自於外部層面的問題,比如媒體在報道中“推波助瀾”,又比如代工模式下的市場競爭,也包括品牌及市場份額等困擾因素。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施崇棠為何陷入交棒困局?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董事長 施崇棠

說華碩交棒困局之前,先交代一下華碩創始四元老中另外兩位謝偉琦、和廖敏雄的現況。廖敏雄以前在華碩,專精於供應鏈與生產管理,不過早已淡出科技界。

另一位創始元老謝偉琦現年64歲,現已入籍新加坡,經常往返於新加坡與臺灣兩地。2003年底,因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理念不合,辭去董事和製造事業處副總經理,自此離開了一手創辦的企業。當年,謝偉琦大約持有華碩5~6%股權,若按今日市值計算,早已是百億身家。謝偉琦雖曾是IT人士,卻是一個投資高手,比如於2014年,謝偉琦曾與香港投資人任德章聯手,接手Forbes傳媒集團出售的《福布斯》雜誌多數股權。

IT業是一個處於長期競爭的行業,技術和市場變動更新快,從業者壓力特別大。2015年7月,華碩前CFO張偉明駕車前往汽車旅館,以在車內燒炭自殺方式結束生命,當時震驚業界,起因就是患有憂鬱症。

今年4月,華碩傳出人事異動消息,說施崇棠將於今年6月退休,不過華碩隨即公告稱:“以董事會決議公告為準,關於施崇棠退休消息無法評論。”據當時《蘋果》報道,施崇棠曾說他個人從未倦勤,交棒後不至於全面裸退,未來想擔任華碩義工技術長,繼續投入他最愛的新科技領域。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馬雲:臺灣沒希望了!

除腸胃舊疾的健康因素外,風傳施崇棠急於交棒退休有二種版本:

第一版本:是受馬雲的氣!

“臺灣沒希望了!”2014年,在臺北舉辦的兩岸企業家臺北峰會上,當活動現場談創新時,阿里巴巴馬雲說:“臺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創新,不相信年輕人比他們更會創新。”後來馬雲又對七、八十歲臺灣企業家喊話:“我們應該把機會給年輕人,如果你相信未來,你就要相信年輕人,如果你相信年輕人,你才會真正的說未來是美好的。”

馬雲“放炮”,震動臺灣企業界,施崇棠也受不了這口氣,他說,馬雲曾說“臺灣企業家都是LKK”,讓他很生氣!也是當初動了交棒念頭的原因。但自己修行還不夠,放不下,又決定暫緩交棒。

第二種版本:內部“子弟兵”內訌,不願意跟著變革。

近年來,互聯網時代下日新月異,華碩也在改組、轉型、變革。比如,施崇棠認為,萬物互聯的AI浪潮下,必須看準人工智能帶來的機會,華碩必須到智能革命這波浪潮中去。2017年11月14日,施崇棠出席北京發佈會,推介華碩的首款家庭智能機器人ZenboQrobot小布。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集團副董事長兼全球總裁 曾鏘聲(左)拜訪蘇寧

“任何考驗都是人生的修行”,這是施崇棠的話,二年之前,他公開說,跟不上變化,“腦”必須全部換掉。施崇棠口中的“換腦”,其實就是改組華碩的經營團隊。

如何改組呢?首先是交棒,照他的意思,整個管理層都必須重組,他個人,包括現任華碩集團副董事長兼全球總裁曾鏘聲,都一起退下來。曾鏘聲,是華碩“二董”,他不僅是華碩的大股東,也是施崇棠的大舅子。可有臺灣媒體報道中稱,現任集團總裁的曾鏘聲,不願意與施崇棠一起“裸退”,才造成交棒困難。

也有媒體稱,引入徐世昌“回鍋”後,徐世昌力推組織改組,朝“新零售”轉型,“觸碰了組織敏感的神經”。據《鏡週刊》披露,轉型新零售,意味著定價、營銷、物流以及倉儲等各部門,要打通起來,必然波及事業部門權力架構的分配。媒體稱,“幾場會議,大家在溝通時擦槍走火,引發系統事業群總經理陳彥政心生退意。。。”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徐世昌回到華碩,雖任策略長,但其在副董事長的排名已在總裁曾鏘聲之前,接班意圖已相當明顯,也就是要接董事長大位。施崇棠曾如此表態:“執行長沈振來因為執行力強因,還是心中最優秀的執行長人選,徐世昌則是宏觀與洞察力很優秀,未來與沈振來的搭配將是最佳選擇,相信徐世昌將可把華碩再帶到另一個境界。”

徐世昌,曾是施崇棠最心愛的弟子,也是華碩創始元老之一。當年共同創辦華碩的四人中,童子賢是一個長袖善舞的業務高手,而徐世昌,最能跟上下打成一片。

外部觀察人士認為,目前華碩經營管治高層中,曾鏘聲分量最重,他現如今掌控著華碩核心業務——主機板,而主板是華碩最賺錢的“金雞母”,另外,他還掌握著公司財政大權。且不說如何擺平其他高管,如何說服曾鏘聲一起將徐世昌“扶上馬”,就相當考驗施崇棠智慧,也攸關華碩的未來。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

按照施崇棠的接班計劃,現任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未來可作為徐世昌的搭伴、助手。沈振來是一個管理上非常精細的人,能成為董事長施崇棠口中最棒的CEO,肯定有令其欣賞之處。沈振來曾被視為宏碁頭號對手,技術出身的他,事必躬親,積極行事,連採購幾毛錢的零部件,都要親自打電話找供應商老闆“殺價”。更關鍵的是,對於通過轉型引領企業再造,沈振來也是施崇棠的一個支持者。

說了這麼多,回到篇頭,施崇棠為何陷入交棒困局?交不了棒的核心問題在哪兒呢?華碩的交棒困局,其實也是許多家族企業面臨的難題,更是科技界企業大陸在代際交替中最燒腦的難題!

一、在企業轉型與重大組織架構改組的關鍵卡口,是否適合交棒?

這一問題核心在於交棒時機上,導致施崇棠交棒不順暢,就是他把轉型與公司經營層改造、接班這二項事關企業前途的大事合在一起做,自然是困難重重、阻力大。

企業轉型也好,更換高管層也好,直接觸及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得好公司可能“煥然一新”,可做不好或者說做不到位,往往波及短期企業業績表現。而交棒,不是一時的權力更替那麼簡單,對接班人包括接班梯隊是需要有系統循序培養,必須有相當長的規劃及安排,即便是“扶上馬”,有時還需“送一程”。轉型與交棒如此重的任務要放在一起幹,壓力和風險自然而知。事實上,施崇棠自己也坦承,以上因素是延宕交棒的一大問題。

心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為何急於交棒卻陷入困局?

華碩推出的可愛機器人Zenbo

二、“放不下”心態重。

2016年5月,徐世昌接任華碩策略長,為接班鋪路,彼時,華碩推出首款機器人Zenbo(小布),一個月後股東會上,施崇棠又說:“安排接班人需長時間瞭解”,也讓交棒一事延後。有人說,“小布”的出現,令施崇棠似乎有點“放不下”。

一個機器人出現,能隔堵傳承路?!當然是笑話。事實上,科技界大佬中,無論是臺積電張忠謀、華為任正非,還是宏碁的施振榮,都有一個嚴重的“放不下”情結。像張忠謀、施振榮二人,都是一再“重出江湖”,均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對企業“愛之深”,責任心和使命感太重,凡事喜歡親力親為。

家族企業領導人“放不下”,往往導致一線高管缺乏“獨擋一面”磨鍊機會,交棒時根本不知道該交給誰,放手心中又沒譜,事實上導致企業人才嚴重斷層。另外,“放不下”心態重,也會影響到二代接班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