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先賢卻遭人暗算,晚清的尸諫案的荒誕不羈

春秋時期衛國大臣史鰌,生病到了彌留之際。告訴他兒子說:“我既不能使蘧伯玉被提拔,也不能使彌子瑕被辭退。活著不能糾正國君的錯誤,死了就不能按正規的禮節安葬,把我的屍體放在北堂就足夠了。”

史鰌死後,衛靈公來弔喪,史鰌的兒子把這些話轉告衛靈公。衛靈公說:“夫子活著的時候推薦賢人,彈劾不肖之人,死了還要用屍體來進諫,稱得上是忠臣。”於是衛靈公召見蘧伯玉,封他為卿,辭退了彌子瑕,把屍體遷移到正堂,按正規的禮儀安葬後返回。衛國從此變得安定而太平。這就是史蝤尸諫的故事。

效法先賢卻遭人暗算,晚清的尸諫案的荒誕不羈

在道光年間,陝西蒲城的王鼎,與穆彰阿同為大學士直軍機,在軍機處,每見到穆彰阿,王鼎就要大罵他是秦檜、嚴嵩,穆彰阿則含笑不語,也不與他爭辯。在皇帝面前,王鼎每次都很激動,口水橫飛地亂罵,道光也厭煩了他,礙於他是老臣就沒發作。王鼎罵得厲害了,道光就讓太監把扶他出去,並搖頭嘆息道:“卿醉矣”。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軍攻陷乍浦,道光派“穆黨”大將耆英、伊里布前去談判。四月三十日,王鼎上朝時力陳琦善不可用,請啟用林則徐,稱不殺琦善無以謝天下。道光聽了大怒,拂衣而去,王鼎竟衝過去一把拉住道光衣服不讓他走。看皇帝不聽自己的意見,王鼎心中鬱悶,想來想去,想出個老法子,就是所謂的“史蝤尸諫”。“尸諫”是臣子最厲害的殺手鐧了,王鼎老人家以為自己一死,皇帝就會聽他的。當夜,七十四歲的王鼎回到圓明園旁的寓所中上吊自縊,臨死前留下遺書,彈劾穆彰阿擅權誤國,力薦林則徐該大用。卻說軍情吃緊,道光每天召見軍機處大臣時,王鼎總是準時趕到。當日召見時,久等王鼎不至,道光就讓軍機章京陳孚恩去王鼎家查看他是不是生病了。陳孚恩到了王鼎家後大吃一驚,王鼎已上吊自殺,還有一封遺書留在身邊。過了一會兒翰林張芾,軍機章京聶潭也過來查看情況了。這兩人都是王鼎門生,也都是陝西人,卻投到穆彰阿門下。看到王鼎自殺,三人與王鼎的兒子王沆商議,為他分析利害:第一,大臣自盡,有傷國體,不但沒有卹典,說不定還有追奪原官等等嚴厲的處分;第二,皇帝正惱王鼎過於耿直,遺疏言詞激動,皇帝一定聽不進去;第三,如果能扳得倒穆彰阿,倒也罷了,就怕扳不倒,兩家結下深仇,王抗不過一個翰林,如何鬥得過穆彰阿?

效法先賢卻遭人暗算,晚清的尸諫案的荒誕不羈

一聽這話不錯,王抗慌了手腳,自然要向他求教,陳孚恩乘勢勸他,奏報王鼎暴疾而亡,同時替他改了王鼎的遺疏。當然也答應為他從中斡旋,使王鼎能得優恤,王抗丁憂起復後,可以升官。到底軍機大臣上吊,在大清歷史上還是第一回,傳出去不好聽,就以“暴疾而亡”上報,並刪改了遺書。

虎父犬子的王抗,居然聽信了陳孚恩的話,穆彰阿得以安然無事,感激之餘,大力提拔陳孚恩,不數年當到山東巡撫,還蒙宣宗御筆題賜"清正良臣"的匾額。而王抗因為不能成父之志,他的陝甘同鄉,他父親的門生故吏,統通都看不起他,以致鬱鬱而終。

一場尸諫以如此荒誕的結局結束,真的是讓人唏噓,可憐王鼎完成了自己作為儒生的精神追求,卻沒有達到警示皇帝的目的,種瓜得豆,也是預演王朝末日的來臨。

效法先賢卻遭人暗算,晚清的尸諫案的荒誕不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