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汽車駕乘指數體系框架發佈 促汽車業健康發展

在全面系統地反映汽車駕乘性能水平的測試評價體系——中國消費者汽車駕乘指數體系框架正式發佈,致力促進中國汽車業健康發展。

中國消費者汽車駕乘指數體系框架發佈 促汽車業健康發展

隨著中國國內汽車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汽車的定位不再滿足於普通的代步工具,轉而高度重視其乘坐舒適性與駕控安全性。為順應汽車行業的新形勢和消費者新需求,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等開展了以消費者購車用車為核心的“中國消費者汽車駕乘指數”(以下簡稱“駕乘指數”)研究工作。駕乘指數體系框架的發佈,標誌著中國消費者汽車駕乘指數頂層設計已完成。

自2009年起,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但同時,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大,汽車產品所呈現出的問題也日益增多。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分別為18863、15247和20474件。其中,汽車質量類投訴分別佔總投訴的30.5%、23.43%和20.4%,呈逐年降低趨勢。但是,產品性能類投訴佔質量類投訴的比重分別為18.61%、32.58%和44.94%,增長趨勢明顯,表明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性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駕乘指數”體系框架主要包括駕乘舒適性、駕駛性能、操控安全性以及消費者評價數據四個維度。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駕乘指數”團隊將篩選消費者關注度高的車型進行體系驗證研究,並於今年9月至10月發佈V1.0版評價規程。V1.0版評價規程實施後,研究團隊將根據選車原則進行測試評價。預計2019年年初,將發佈中國消費者汽車駕乘指數第一批評價結果。

業內稱,隨著“駕乘指數”體系研究的不斷深入,圍繞駕乘指數的相關數據將不斷公開,這有利於消費者更理性地購車,同時也將促進車企提高整車質量,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