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在蔣介石統治的前十年,即1927——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期,史上有一說法,叫“黃金十年”,國民政府在此期間,經濟取得高速的發展。僅在1931-1936年期間,中國工業成長率平均高達9.3%,創下民國以來第一次經濟奇蹟。同時交通事業的發展尤為蓬勃,除電訊、郵政快速成長外,鐵路修建達2萬餘公里,公路增開了8萬多公里,民航空運在這十年間開闢了12條航線,長1萬5千多公里。

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而取得這些經濟成就的前提是,當時國民政府在國家預算中每年要負擔的前清遺留國債佔32%,軍費支出則佔到40%,而建國經費僅僅只有20%。前清遺留的國債,大部分是當年清政府為還“辛丑條約”而向國外銀行高利貸借的戰爭賠款。而軍費支出,則一直都是國民政府的重中之重,即使在“黃金十年”經濟高速發展期間,戰爭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民國政府頭上,期間爆發了“中原大戰”、“九一八事變”、“淞滬抗戰”、“ 寧粵分裂”“福建事變”,並且當時的反政府武裝“紅軍”也不斷擴張勢力,一度威脅到國民政府的統治。

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1937年法幣100元,可買兩頭牛

但命運與民國開了個殘酷的玩笑,一年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國民政府馬上被龐大的軍費拖進了赤字財政的泥潭。政府唯一能解決的方法,增加法幣的發行量,其實就是稀釋外界財富,變相增加自己手中的籌碼,說白了就是財富總價值不變,政府掌握的財富比重通過發行貨幣獲得了增加。

抗戰初期,政府對惡性通脹尚有戒心,在孔祥熙的主導下,試圖通過出售公債、稅收徵實及消費品專賣來抑制,甚至還出臺了“節制消費”的辦法。但在戰爭魔獸的摧殘之下,所有手段都已失效。到了抗戰中後期,通脹已經失控,國民政府雖然曾通過出售黃金回收了800億元法幣,但杯水車薪,還拉高了黃金價格,加速了通脹。整個抗戰期間,法幣發行總額達5569億元,比抗戰前增長了約396倍。

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1948年1萬元,價值約一百張紙

抗戰結束不久,規模不亞於抗戰的內戰爆發了。而且本來支持國府的美國,於1946年8月斷絕對國府的軍事援助,國府財政雪上加霜,只能再次通過印發貨幣來拆補業已崩潰的財政。1948年8月21日,法幣崩潰。從抗戰開始至法幣崩潰,法幣發行量增長了47萬倍,同一時期上海的物價上漲了492.7萬倍。

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市民買米

當時,上海大米買一粒米就要金圓券130餘元。一麻袋金圓券換不來一布袋麵粉;在蘭州“上午一元銀幣摺合金圓券800萬元,下午即改為2400萬元,半日之間一躍三倍”。此時的幣制改革已經失敗,大勢已去。

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在今天,我們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就會知道,決定通脹的,除了發行量的多少,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商品供給的多寡。可惜,以當日中國所處的戰爭環境,以及生產能力,這恐怕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可嘆民國,無法啟動房地產市場,將民眾手裡的錢一掃而光,從而解決通脹。

濫印貨幣:以經濟學的角度審視民國經濟興衰以及濫發貨幣的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