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溫樹”講規矩

“不言溫樹”講規矩

據《漢書·孔光傳》載:“(孔光)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或問光:‘溫室省中樹,皆何木也?’光嘿不應,更答以他語,其不洩如是。”孔光是西漢時人,他為人謹慎,行事恪守法度。漢成帝時,孔光曾任尚書令,掌管機樞十多年。他每次休假回家時,與兄弟妻子談笑甚歡,但從不提及朝廷政事。有一次,有人問他:“長樂宮溫室殿中,種的都是些什麼樹?”孔光並不回答,轉而說起其他事,岔開話頭。後來,“不言溫樹”這一典故,就用來形容居官謹言慎行。隋朝李德林、明代宋濂等古代名臣,都曾以“不言溫樹”自我砥礪。

“不言溫樹”既是人格修養,也是一種美德。《禮記·緇衣》有云:“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意思是,有修養、有道德的人總會用言行引導人們行善,用言行禁止人們作惡,所以講話一定要考慮它的後果,做事一定要考慮它會帶來什麼弊端,這樣一來,大家就都會說話謹慎、做事小心了。《論語·為政》有云:“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講的也是謹言慎行的道理。

“不言溫樹”更是從政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一些幹部中,亂評亂議、口無遮攔現象比較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並告誡全體黨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指揮,不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得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精神相違背的言論。”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都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必須謹言慎行,自覺守住口、管住手,讓黨和人民放心。

要做到“不言溫樹”,就要嚴於自律、勤於自省,不斷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和政治水平。未曾開口先三思,要說的話符合事實否、符合政治紀律與規矩否、場合對否?深思熟慮之後,當說的自可暢所欲言,否則就要三緘其口。比如,可能導致洩密的話、不利於工作與團結的話、言過其實的話、頤指氣使的話,等等,少說為妙。特別對那些道聽途說、低級趣味、溜鬚拍馬、搬弄是非等不負責任的話,更要時時警惕。無論幹工作還是過日子,要常問問自己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飯不能吃、哪些東西不能拿,時常告誡自己切莫觸碰紀律和法律的紅線。

要做到“不言溫樹”,既要有慎獨慎微的自覺,也要有慎始慎終的定力。因為眼前沒人之時,人最容易放鬆自己,也最容易逾越“雷池”,因而也就處於最危險的時候。如果不從思想上警鐘長鳴,就可能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小節開始,從量變到質變,最後不可收拾。很多落馬官員都是從不能慎獨慎微開始的,教訓多多,萬不可等閒視之。古語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隨著權力越來越大、資格越來越老,如果不注重提高黨性修養和道德境界,往往容易“腳底打滑”,不少能夠慎始的領導幹部正是由於缺乏走好“最後一公里”的定力而晚節不保,令人痛惜。

“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重道遠,機遇與挑戰並存。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既要做勇往直前的奮鬥者、搏擊者,也應時刻牢記“兩個務必”的要求。“不言溫樹”的優良品質,永遠不會過時,其巨大的價值將在國家和民族前進的征程中越來越充分地顯現出來。(馬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