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应止于将“农民工”改作“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处在主流的边缘,却有着令人不能忽视的数量。他们一直在被关注,生活却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进步与停滞

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并没能将城镇与农村分隔开来。然而,观念、利益与经济状况却很自觉地补上了户籍制度的空缺,成为了阻碍农村与城镇融合的中坚力量。观念的对撞,利益的冲突,加上经济状况的差距,使中国社会在城镇化过程中爆发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就投射到了进城务工人员身上。

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应止于将“农民工”改作“进城务工人员”

中国户口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种

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类群体。从农村转到城镇的过程中,他们变成了特殊的中间派。他们拥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生活;他们无法融入城镇,却也不愿再回到农村。

夹在农村与城镇之间,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有着困惑,社会也不知该如何用旧有的定义称呼他们。于是,“农民工”被发明出来。

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应止于将“农民工”改作“进城务工人员”

城镇与农村的矛盾,加上他们的特殊地位,使进城务工人员在生活与工作中,遭遇到许多不公平的对待。人们离不开他们,却不尊重他们。但随着社会对“农民工”的认知深化,社会开始审视、变革自己。社会改变了自己对这个群体的称呼,从“农民工”变作“进城务工人员”,从贬义到更中性。

这项变化,虽已是可喜的进步,但是进步绝不应止于名称的变化。

他们是进城务工人员,但他们更是劳动者

不同于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虽说依然保留有农村户口,却基本脱离了农村的生产活动。投身于城镇建设的他们,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了《劳动法》所保护的对象。然而《劳动法》赋予给他们的权利,他们却很少有机会可以享受。这其中既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也因他们缺乏法律意识。他们连自己的权益都不知道,又如何知道自己所遭受的是不法侵害呢?又如何用法律维权呢?

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应止于将“农民工”改作“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没有劳动合同,他们没有社会保险,他们没有带薪休假,他们没有8小时工作制。这些,不是他们应该遭遇的,也确实是他们所遭遇的。这时,我们不妨撕去 “进城务工人员”身上的标签,让我们还原其本质——劳动者,一类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劳动者。

请不要再用“不努力”为“不公平”找借口

很多人在谈到“进城务工人员”遭受不平等对待时,总有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在他们看来,他们遭受到不公平对待,只因他们不努力脱离“进城务工人员”的圈子。

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应止于将“农民工”改作“进城务工人员”

有人讲,世界永远是不公平的。没错,这是必然的。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自己要努力,而不是用来告诉别人要努力的,也不是用来给错误的事情找理由的。请明确一个基线,

不努力,也不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努力,不公平也不会变得合理。

将进城务工人员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归责于他们的不努力,不就是一种将恶果归责于受害者的行为吗?这与那些女性被强奸时,大谈衣着检点的人没什么区别。


进城务工人员,只是普通的劳动者,不比其他劳动者高贵,也不比其他劳动者卑微。他们不需要特权,他们只需要与普通劳动者一样。

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应止于将“农民工”改作“进城务工人员”

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其他劳动者的平权,应当做一些更实质的努力。从劳动保护到劳动条件,从工薪社保到休息休假,都是我们需要关注与努力的方向。国家既要保护“进城务工群体”中的个体,也要对整个群体倾斜一定的司法资源与立法关注。这不是特权,而是为实现进城务工人员能享受平等权利,所做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