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喊你再拿一份養老金,要不要?

這兩天保險業內被一條消息刷屏了。

稅延養老險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省(含廈門市)以及蘇州工業園區開始為期一年的試點。

不過,我們更關心的是,跟我們有幾毛錢的關係呢?

稅延養老險的意思就是,你買商業養老險,交保險的錢可以在你的稅前扣除,等你以後領養老金的時候再交個人所得稅。所以叫“稅延”,延遲交稅嘛。當然啦,不是所有商業養老險都可以,得是指定的符合要求的產品。

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弄這麼個產品,聽起來也怪麻煩,這稅交就交了唄,還要延遲到退休的時候再交,有啥意義麼?

國家喊你再拿一份養老金,要不要?

這就要說到養老的事啦。每天鋪天蓋地的各種關於人口老齡化、生二胎、財務自由的焦慮,說到底都是和我們的養老有關係。

成熟的發達國家的養老體系,是三條腿走路。

第一條是國家層面的社保,這個大家都特別熟悉,我們在國內也交。

第二條是企業年金,它是公司和你個人各出一部分錢,放到一個專門的賬戶裡進行投資,作為養老金的補充。比如美國著名的401k計劃,成為了美國人養老金裡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條就是自己攢啦,比如買個商業養老險之類的。

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自1984年改革以來,逐步把第一條腿建立得非常完善,現在基本上能覆蓋所有的人群,但也過於依賴這一條腿。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第二條腿企業年金基本沒見過,只有一些跨國公司或者較大的企業會給員工提供。第三條腿就更不用說了,“養老靠國家”的思想還深深盤踞在上一代人的腦海裡。

但是面對漸漸暴露的養老金缺口的問題,還有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非常需要健全另外的兩條腿,尤其是第三條腿,自己給自己攢錢,最適合的方式就是買商業養老險啦。

國家喊你再拿一份養老金,要不要?

如果只靠我們現在交的社保,到老了以後會怎麼樣呢?

有個指標叫養老金替代率,假如你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是5000元,退休後一個月的退休金只有一半2500元,那麼養老金替代率就是50%。

現在的養老金替代率是多少呢?大概40%,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下降。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行動,只想著靠交社保養老,到退休的時候將面臨收入驟減,本來是大魚大肉大蝦大蛙的生活,立馬縮水成小菜小湯小米小面,說好的幸福呢?

所以你知道為啥要大力推這個稅延養老險了吧?國家的意思很明顯了,給你稅前抵扣,鼓勵大家快買吧,養老要靠你我他呀。

你肯定想問那這個稅延養老險值不值得買,延遲交稅到底有啥好處?

小貝來給你掐指一算。

國家喊你再拿一份養老金,要不要?

目前試點政策是購買這類養老險,保費可以稅前抵扣,每個月最多可以抵扣的金額是工資的6%或者1000元兩者裡面較小的那個數。比如你每個月交600元保費,但月薪只有5000元,那隻能抵扣5000元的6%,300元,而不是按600元算。如果要用足最高1000元,你的工資要在16666.67元以上。

拿上海地區月薪1萬元舉個例子,扣除五險一金後按8250元的應納稅工資交個人所得稅,算下來每個月交395元個稅。如果買稅延養老險,按1萬的6%最多能扣除600元。原來不是按8250元應納稅工資交稅麼,現在就只需要按8250減600,7650元來交,算下來是310元個稅。

比原來少了85元,一年能少交1020元,不得不說這個力度真的是……挺雞肋的。

然後你買的那個養老險呢,交的保費在裡面複利累積,到了你退休,可能幾十年後,開始領錢,按照規定25%免稅,剩下75%部分按10%交個人所得稅,也就是每100塊錢扣7塊5的稅,實際的稅率就是7.5%。

所謂延遲交稅的好處,你可以這麼想,按照複利的思想來考慮,今天的100元比幾十年後的100元值錢多了。相當於今天把稅先留著,有幾十年的增值空間,等到幾十年後領養老金的時候我再按7.5%扣稅。

所以,只要你今天的實際扣稅高於7.5%,這麼操作都是划算的。按目前的個稅計算,高於7.5%月薪在5000元以上。

國家喊你再拿一份養老金,要不要?

稅延養老險從2007年就開始研究了,喊了十多年狼來了,2018年終於落地。

不過小貝想說,上海早在2009年就提出試點申請,當時的稅前抵扣上限定的就是1000元,到2018年房價都翻了N倍,結果到頭來出臺的政策還是1000元,然並卵啊。唉,就和2011年個稅起徵點3500到現在也沒變過一樣,多說了怕404。

這類保險由保險公司開發,目前還沒有公佈產品名單。至於到底怎麼樣,還是要看具體產品。

對我們來說,最終的收益至少要跑贏通脹,才能讓我們過上安享晚年的生活。

對保險公司來講,試點過後如果未來大面積推廣,這麼大的容量,要發了。

而一年的試點結束後,也可能會將公募基金正式納入這類保險產品的投資範圍,這將會給國內的公募基金行業帶來振奮人心的發展力量。

國家喊你再拿一份養老金,要不要?

還記得英明神武的力哥早就說過,他最看好的未來二十年的投資品種就是公募基金,小貝實在忍不住要打個硬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