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無聲的父愛

朋友圈一張發黃的照片,勾起自己記憶深處的情思。那記憶,在腦海裡漸漸清晰,透著樸實,真切,暖心。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父母花了一頭肥豬的錢,給家裡置辦了一輛二八大槓自行車,除了房屋外,全家值錢的物件不多。

每到週末,個子矮小的父親,便騎車去十里外的小鎮上,在路邊等候他的女兒回家。女兒是他的驕傲,初中畢業便考上了省城裡一所中專學校,成了為數不多吃上公糧的孩子。

兒時,無聲的父愛

那個年代,還沒有什麼通訊工具,連用呼機的人都很少。不知孩子會坐什麼時間的車,更不知是坐哪一輛車。父親就只能早早到車站等候,望眼欲穿地等候。每每過來一輛車,父親便急不可待地往前湊,在下車的人裡尋找女兒的身影,直到再沒有人下車,車門關上。於是,父親再回到路邊,拿出自己的旱菸,吧嗒吧嗒地吸,繼續他的等待。

有時一等就是一兩個小時,直到他的女兒從長途汽車上下來。女兒害羞地叫一聲“爸爸,您等了好久了哇?”“不久不久,等了一會兒。走,天快黑了,我們回家”。只有簡單的一兩句話,便趕忙用他那雙粗糙的大手,接過女兒手裡的包裹,往車把上掛,然後推著車往回走。夏天還不忘給女兒戴一頂草帽,生怕皮膚白皙的女兒曬壞了。(

兒時,無聲的父愛

女兒個子嬌小,上自行車後座有些困難,父親就乾脆讓女兒先坐好。沒有多餘的話,只是默默地,用力蹬著車輪,載著他的女兒騎行在狹窄而不平的鄉間小道上。

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父親的自行車就成了女兒從學校回家途中,唯一的代步工具。它承載了父親對女兒的愛,有父親對女兒無言的呵護。無數次這樣的場景,陪伴走過了自己的花樣年華。

鄉下父母的關愛,簡單至極。他們忙於生計,尤其是家裡孩子多,保證安排好全家人的吃穿就已實屬不易。父母能盡其所能,讓孩子們上學讀書,就已經很幸福了。孩子學習成績好,他們會打心眼裡高興,甚至也會不遺餘力支持。自己在初中畢業前,因學習緊張,家裡弟弟妹妹年紀小,父母要務農爭公分,家務活就得自己多做一點。每天早上總是急急忙忙,做好早飯,收拾好屋子,幫助弟弟妹妹整理上學的東西,然後再出門。家裡開始連個鐘錶都沒有,沒有時間概念,自己總有上學遲到的情況。

兒時,無聲的父愛

到考前最後衝刺階段,家長會上老師誇讚他們的女兒,說很有希望考上學校,希望時間上給孩子以保障,上學少點遲到的情況。為此,父母不僅讓自己少做家務,還特地賣了一頭肥豬,給自己買了一塊小手錶。讓自己看著點時間,不要再誤了上學時間,多用點時間學習。

這在當時,對自己那就是莫大的激勵啊。唯有更加努力學習,才能不辜負父母滿滿的愛。

對女兒的關愛與鼓勵,父親永遠是默默地,沒有講過什麼大道理,只是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孩子們。記憶中,父親永遠是做事認認真真,就連種地,也是一絲不苟,莊家一定要種得有模有樣。父親很聰明,年輕時,多次被送去參加鄉鎮財務會計培訓和農業新技術學習。父親那叫一個認真,常常能在培訓班脫穎而出,考試名列前茅。父親自然成了我們學習的榜樣。

兒時,無聲的父愛

生活中,父親脾氣很溫和,很少發脾氣。做事總是不緊不慢,井井有條,有慢工出細活的感覺。父親從來話語不多,不喜歡別人那種東拉西扯的閒談,或將大把的時間荒廢在牌桌上,有空他就去田地間看看他的莊家。當別人誇讚自己的女兒時,也只是淡淡地回應一下,也沒有特別炫耀的表現,但臉上會多一點笑容。

如今父親已近八旬,仍居住在鄉下,田地半畝,種菜澆地,照看房前屋後的瓜果,照看可愛的孫女。捨不得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家,總是想著為孩子們多分擔一點。他離不開那熟悉的田間地頭,享受著辛勤耕耘的喜悅,過著腳踏實地的生活。

兒時,無聲的父愛

平靜如水的年少時光,鄉下的孩子沒有城裡孩子的嬌寵,自己在無聲的父愛呵護下度過,至今記憶猶新。雖然身邊沒有兒時的紀念品,甚至沒有一張與父母照的照片,但記憶卻永遠清晰、溫暖,那是用愛的密碼編織而成的一段段幸福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