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南大道分段更名為“演達大道”“葉挺大道”

作為連接惠城區和惠陽區的交通幹線公路,惠南大道在經歷幾次更名爭議後,現在終於換了新名字:演達大道和葉挺大道!

日前,惠州市地名委員會發布《關於“惠南大道”更名的公告》,為更好地紀念當地歷史名人、傳承和宏揚惠州歷史文化,經十二屆50次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將市區內“惠南大道”分段更名為“演達大道”和“葉挺大道”。

根據分段更名信息,北惠城區河南岸街道冷水坑(即四環南路天橋),南至原惠南大道與三棟鎮演達路交叉處,更名演達大道,該段長5200米,道路紅線寬60米;北起原惠南大道與三棟鎮演達路交叉路口,南止於淡水街道北環路和永興路交叉處,更名為葉挺大道,該段長約21000米,道路紅線寬60米。

惠南大道是連接惠城和惠陽的城市主幹道,也是是惠州市區南拓的重點工程之一,其前身為惠淡路。在惠陽撤市設區後,分兩期工程在原惠淡路基礎上進行改造擴建為主、新修路段為輔興建的建設。全線主路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60km/h至80km/h。

實際上,在惠南大道建設尚未全線貫通之時,新惠淡路更名為“惠南大道”曾引起過網上一番爭論。由於惠南大道大部分路段位於惠陽區,且在惠陽轄區的北面,這給一些市民或外地人帶來困惑。曾有網友質疑“南北不分了?這條路在惠陽轄區的北面,怎麼不是叫惠北路而叫惠南路?”其實,惠南大道的“惠”是指惠州或惠城區,因為若站在惠州市或惠城區角度,這條路確實是指向惠州南路的一條主幹道。因此,支持更名的網友認為,惠淡路更名惠南大道符合惠州推進“南進北拓、東西伸延”城市發展戰略,且其形象遠高於“惠淡路”。

不過,惠南大道“服役”十年來,其名稱也一直備受市民關注。去年,惠州市地名委員會就向全市公開徵求意見,提出擬將惠南大道更名為葉挺大道,多數市民表示贊同,表示更名後有利於紀念當地歷史名人、傳承和宏揚惠州歷史文化。不過,也有市民認為不如新建一條道路叫葉挺大道,把原來熟知的道路名字改了,可能會擾亂市民認知。還有不少市民認為,道路名字並不太重要,方便市民就好,老百姓要的是實在、好走、不堵、質量好、綠化好的道路。

無論如何,在經歷兩次更名後,惠南大道最終分段更名為演達大道和葉挺大道。作為惠州的近現代最為知名的歷史名人,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素有“惠州三傑”之美譽,目前惠州已有以廖仲愷、鄧演達命名的仲愷大道、演達大道,此次惠南大道更名後,惠州首次有了以葉挺命名的葉挺大道,同時進一步延長和優化了演達大道。

葉挺,(1896—1946),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陽縣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鄧演達,(1895—1931),廣東惠陽縣人,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是國民黨左派領袖之一,著名的革命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中國農工黨的創始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

【作者】 徐樂樂

【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