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三門峽市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三門峽市(1984年攝)

黃河過潼關,東流113公里,到達三門峽。

三門峽市是1957年伴隨著三門峽大壩的興建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也是沿黃城市中距黃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龍門,開砥柱,在黃河中游這一段形成了“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三門峽即由此得名。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黃河三門峽大壩(1984年攝)

“中流砥柱”一詞的出處就在這裡。相傳上古時代,黃河三門峽河道狹窄處有一巨石矗立在急流中,影響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時把兩邊的河道鑿寬,這樣巨石就像一根柱子一樣屹立於急流之中,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

黃河流過“三門”以後,水流湍急,及至衝到砥柱石前,形成疾速的漩渦,分成兩股離開峽谷,其情其景,令人驚心動魄。

三門峽大壩是黃河上的第一座大壩。大壩1957年開工建設,1961年建成,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它的建成改善了黃河三年兩決口的局面,保障了兩岸人民的生活和生產安全。

懸河形勢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河南中牟馬渡懸河(1984年攝)

黃河泥沙淤積在下游河道內,逐漸形成“懸河”。河面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最高處達10米,比二層樓房還高,比如河南省封丘縣的曹崗。

河南中牟、開封等處的黃河堤防過去是著名的黃河險工壩段,這裡的河床比開封市內的地面高出7米左右。洪水一來,滿河濁流懸空而過,衝擊著堤壩,嚴重危及城市的安全。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開封黑崗口懸河形勢(1984年攝)

豫西風俗:地坑院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豫西澠池黃土塬上地坑院(1984年攝)

過去,地坑院是豫西黃土高原地區常見的一種居住形式,當地人稱為天井院。這種在平地上掘坑,然後在四壁開鑿窯洞的“地下四合院”,令人歎為觀止。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是地坑院的真實寫照。這種民居就地挖穴建宅,省工、省料,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冬暖夏涼。

如今隨著農村居住條件的改善和退宅還田、土地復耕力度的加大,地坑院正逐漸被平房、小樓房代替。

小浪底水庫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黃河小浪底原壩址(1984年攝)

1954年,國家開始編制黃河綜合規劃,選定三門峽為一期工程,小浪底為三門峽以下一系列梯級電站之一,屬遠期開發工程。這裡就是小浪底水庫原壩址。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其實隱藏了很多曲折的故事。

小浪底地跨洛陽、三門峽、濟源三市,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由於大壩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村,故該工程被命名為“小浪底”。小浪底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也是國內僅次於長江三峽的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在世界範圍內,小浪底工程也是一個難度極大的世界級工程。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黃河小浪底水庫一角(2009年攝)

歷史名城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洛陽市(1984年攝)

洛陽城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神都等。自夏朝開始,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定都,105位帝王在洛陽指點江山,是我國建都時間最早、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

洛陽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東據虎牢,西控函谷,易守難攻,有“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

“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也因此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洛陽伊闕龍門石窟(1984年攝)

隋煬帝建都洛陽,因皇宮大門正對伊闕,而古代帝王往往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名之“龍門”,並沿用至今。

伊闕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位於洛陽市區南約2公里處,著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開封鐵塔(1984年攝)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開封相國寺(1984年攝)

開封,七朝古都,因汴水從舊時的皇城根下流過,又稱汴州、汴梁或汴京。

1949年前的開封飽受黃河水患,多次被黃河洪水所淹。現在的開封城下面,還疊壓著六座古城。所有曾經的繁華,似乎都停留在《清明上河圖》這一著名的畫作之中。

現在的開封,城區不算大,生活在其中的人,多是一些老門老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開封城區水面很大,清晨和傍晚,包公湖和潘楊湖邊,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彰顯著這裡人們生活的悠然自在。

鄭州今昔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河南的這些城市在80年代到處都是平房,如今高樓林立!

(上圖,1983年的鄭州;下圖,2009年的鄭州)

鄭州,簡稱“鄭”,又稱“綠城”,是河南省的省會,處在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叉點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位於市中心的二七紀念塔,是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以此為座標看,1983年前後的鄭州,周圍多是一些低矮的平房,二七紀念塔像一座豐碑高高聳立;而到了2009年,低矮的樓房早已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代替,從高空俯視,原本十分醒目的二七塔,淹沒在了樓宇“森林”之中。二七塔見證了這座城市短短二十多年間飛速發展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