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老洋房」四眼樓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前言:

1898年英國租佔威海衛後,對這裡實行了長達32年的殖民統治。在此期間,威海城區及劉公島出現了一大批帶西洋風格的老洋房。這些老洋房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教醫療、社會民生各個領域,見證了英租威海衛和英國續租劉公島的全過程,是那段特殊歷史的真實寫照,是一批難得的實體檔案。張建國、周德峰積數年之功,通過對遍佈城區和劉公島的老洋房的全面調查、精心考證,編著了《威海老洋房》圖錄。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到這段歷史,瞭解這些老洋房,承蒙編著者的支持,我們對該書部分內容予以刊發。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四眼樓

地址:環海路黃泥溝村南海邊

原用途:度假別墅

建造年代:1904年

保護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四眼樓(2011年)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俯視四眼樓(2004年)

根據英國人的房地產檔案和有關資料分析,該建築為泰茂洋行所屬的威海衛地產公司所建的商品房。同時,根據最早出現的照片判斷,建造時間不晚於1904年。1908年12月29日賣給江南羅馬天主教會主教伊格內修斯( Iqnatius Lorando)。1909年4月13日轉讓給約瑟夫・拉哈明・伊萊亞斯( Joseph Rahamim Elias)。

伊萊亞斯為英籍巴格達猶太人,長期在上海擔任股票經紀人。1924年10月11日,伊萊亞斯去世後,根據其生前所定遺囑,由兩個侄女F.K哈伊姆太太( Flora Kate Hayim)和V.H伊萊亞斯太太(Vera Hannah Elias)繼承。至1930年代末,兩侄女將其作為家庭別墅,每年夏季來此居住。另外,伊萊亞斯還於1903-1905年分三次購得合慶灣七星樓西19.314畝土地。1924年死後根據其遺囑,由委託人賣給其弟魯本·海伊·伊萊亞斯(Reben Hey Elias),所得用於葬禮費用和償還債務,剩餘部分的一半給其弟魯本,另一半給已逝姐姐的兒子和女兒。

1970年代重修海堤,門前入海臺階被埋於地下。1980年代初,值班人員使用電爐不慎引起火災,部分屋頂燒塌。按照片修復時將原來的鐵皮瓦換成紅瓦。1990年代初,租給商家開洗浴店,改變了內部結構。2000年後租給商家開茶樓,又改變了門廳的原貌。

該建築佔地1342平方米,坐北面南,三層石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南向正立面豎向分為三段,東西兩部分向前凸出,中間部分內凹。東西兩側凸出的三層外牆牆面各開有兩個圓形的窗戶,猶如兩雙眼晴,是該建築外貌的重要特徵,故俗稱“四眼樓”。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西側看四眼樓(1930年代)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東側海上看四眼樓(1930年代)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後期的四眼樓,檔浪牆外移,已不見伸向海中的臺階(1970年代)

島島今後將陸續介紹威海的老洋房

請大家持續關注喲~~~

「威海老洋房」四眼楼「威海老洋房」四眼楼

網上購票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可網上購票哦~

劉公島客運中心地址:

威海市海濱北路101-2號(威海二中老校區北鄰)

劉公島客運中心服務電話:

0631-5287807

愛來劉公島:wh-lgdgwh

熱門活動

1、回覆“遊船”查看遊船時刻表。

2、回覆“票價”查看劉公島常規票價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