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關於婚姻,常聽朋友這樣吐槽,“當初真是瞎了眼,怎麼就和她結婚了呢?”“跟他/她在一起真是白瞎我這個人了!”

可是,眼前這個口水四濺,拼命大吐婚姻各種苦水的人,在戀愛的時候卻在朋友圈變著花樣地秀恩愛,撒狗糧。

是什麼神秘力量讓他或她在婚後變成另一個人呢?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朋友鑫鑫昨天與老公在民政局辦了離婚手續,婚姻僅僅維持了不到半年。

他們相親認識,兩人一見面就如天雷勾動地火般點燃了愛情的種子。在彼此確認過眼神後,他們堅信遇見了對的人。

之後幾個月裡。他們大手牽小手踏遍了每一家影院,吃遍了每一家情調餐廳。鑫鑫覺得男朋友博學強記,穩重大氣,男朋友覺得鑫鑫天真爛漫,呆萌可愛。

他們以為遇到了天賜的姻緣,堅信對方就是為自己而生,於是決定儘快翻越婚姻的圍牆。

可是在婚後不久,矛盾出現了。鑫鑫發現老公總是因為一點小事沒完沒了地對她說教,而且老公也不像戀愛時表現得那樣乾淨和勤快。

鑫鑫覺得老公和自己認識的完全不一樣,老公的缺點讓她感覺無法忍受,她開始厭煩他的“博學”,厭煩他的臭襪子,甚至厭煩他這個人。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而老公也同樣對鑫鑫的無知和淺薄耿耿於懷。

家裡亂了,老公指責鑫鑫懶,鑫鑫不服氣,開吵!

剛收拾好的沙發上出現了一隻臭襪子,鑫鑫指責老公髒,老公不服氣,開吵!

忘關燈了,兩人互相指責,還是吵。

一個甜蜜的愛巢逐漸淪為了雙方互相指責的戰場。

是什麼讓本來的“天作之合”變成了“當初真是瞎了眼”呢?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為我們解釋了在婚姻生活中為什麼夫妻總會因為小事而不停地指責埋怨對方,致使本來可以幸福的婚姻停步不前,甚至破裂。

導致這不幸婚姻的幕後黑手源自我們大腦中的一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

德韋克教授認為:“固定型思維的人在兩性關係中認為自己的特質是固定的,伴侶的特質是固定的,戀愛關係的特質也是固定的——一切要麼好要麼壞。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堅信所有一切,包括自己、伴侶以及戀愛關係都可以成長和改變。”

簡單來說,固定型思維的人覺得在戀愛關係中一切都是一成不變的。我不可能改變你,你不可能改變我,我們的婚姻相處模式如果和諧,那麼永遠都和諧;如果糟糕,那麼它永遠也不可能變好。

因此固定型思維的人,通常會將伴侶呈現出的缺點看作是個性上的缺陷。並堅信它們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當伴侶犯錯時,固定型思維的人會將錯誤上綱上線,比如伴侶不小心打碎了杯子,他就會認為伴侶不穩重,性情毛躁。當將錯誤上升為對方性格上的缺陷時,他會覺得這缺陷根本無法被改變,簡直糟糕透了,進而開始憤怒。

這時擺在面前僅有兩條路,要麼戰要麼逃。

戰:指責,逃:沉默。

如果說指責是平息憤怒的最直白的表達方式,那麼沉默就是憤怒最殘忍的表達方式。

不斷地指責和沉默只會將伴侶越推越遠,使婚姻陷入惡性循環。

顯然,鑫鑫和她前夫都是固定型思維的人。當他們結婚後,彼此的缺點陸續暴露在眼前時,他們都覺得自己被騙了。

當初的“博聞強記”全變成了“可笑的墨水”。

曾經的“天真爛漫”成為了“無知淺薄”。

憤怒漸漸將愛意融化,指責成為了怒火的發洩口,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到最後卻變成了彼此最厭惡的樣子。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而相對於“固定型思維”的另一種思維模式則是“成長型思維”。

德韋克教授認為:“成長型思維的人堅信所有一切,包括自己、伴侶以及戀愛關係都可以成長和改變。在婚姻中雙方只有通過努力才能發現並解決彼此的期望和想法,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僅能成就幸福的婚姻,還能在婚姻中成就對方並遇到最美的自己。

李安在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後,一直懷才不遇,這期間,生活開銷全靠妻子林惠嘉一人的收入。

李安只管在家讀書、看電影、寫劇本,為夢想努力就好。

當其他所有人都在嘲笑李安的電影夢時,只有妻子林惠嘉堅定地站在李安身後支持他。甚至在李安一想要出去打工時候,是林惠嘉及時的制止和鼓勵,才讓他又一次堅定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與其說成就李安的是他堅持不懈的努力,那麼不如說是林惠嘉義無反顧的支持才讓李安實現了導演夢。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是什麼信念讓李安逆襲成功並婚姻美滿的?

是李安與妻子林惠嘉的成長型思維模式,使他們相信努力,相信唯有努力才能讓婚姻禁得住歲月的洗禮,也唯有努力才能在婚姻中自我成長和改變。

當李安失業在家時,林惠嘉沒有指責沒有埋怨,她只是努力地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李安追尋夢想。

同樣,李安也在努力,他沒日沒夜地閱讀、學習和寫作,並將一切家務納入自己的職責範圍。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男人”。

兩個同樣努力的人不但成就了彼此,也成就了一段美滿的婚姻。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固定型思維的婚姻裡,指責與埋怨無疑是一劑慢性毒藥,使曾經甜蜜的夫妻關係在日積月累中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而在成長型思維的婚姻裡,他們的定位就是彼此的“助推器”,而不是扮演只會抱怨的“豬隊友”。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質疑:“照這樣說,固定型思維人的婚姻註定會Game over嘍。”

No,No,No!有一個詞叫做”轉化”!

德韋克教授在《終身成長》這本書中,為我們尋找到了通往幸福婚姻的法門——轉變思維方式。

經營成長型的婚姻關係,你可以嘗試這些方法:

  • 當伴侶犯錯時,將指責埋怨暫且壓下,嘗試著去寬慰理解。
  • 當問題來臨時,別忙著脫卸責任或迴避,坐下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積極面對。
  • 當伴侶向你傾訴時,先別急著說教,而是與他(她)一起同仇敵愾一會。
  • 當不得不爭論時,請以溫和代替苛刻的語氣開場,以尋求和解結束。
  • 當伴侶為夢想努力時,請不要冷嘲熱諷,支持鼓勵會讓他(她)無限接近目標。

當你做出以上改變時,你的伴侶自然會看到你的努力,關係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修復。

相守一生,沒有太多技巧和套路,你只需要擁有成長型思維就能抵達“白首不相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