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巡邏初體驗:67公里山路,來回要走三四天

來源中國軍網

人的一生,要經歷許多第一次。有些記憶,任歲月流逝,依然燦若星辰。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兩位第一次走向邊關界碑的戰士。他們的故事,或許離都市的我們很遠,但他們的“第一次”界碑巡邏,卻是屬於戍邊軍人獨有的珍貴記憶。

頭頂邊關月,心繫天下安。對於邊防軍人而言,這樣的“第一次”源於他們內心那勇挑強軍重任的使命,詮釋著他們用雙腳丈量祖國邊境線的執著信念,也述說著他們用熱血和青春捍衛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4年多前,編者曾踏訪高黎貢山邊防一線,近距離感受過守防官兵的堅強毅力、豪邁氣概、無畏擔當。今天,讓我們透過兩位新戰士的視角,再次走進這裡。

——編 者

目標31號界碑:徒步“走讀”高黎貢山

■韋啟位 劉思琪

界碑巡逻初体验:67公里山路,来回要走三四天

陡峭山崖上,官兵們互相幫扶,奮力攀爬

67公里山路,來回要走三四天

位於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平均海拔3700多米,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人跡罕至。

有一群邊防戰士常年駐守這裡,守護著中緬邊境的7塊界碑,他們就是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十八連官兵。

4月10日,該連9名官兵在指導員任偉帶領下,對中緬邊境31號界碑進行定點巡邏。首次參與巡邏的新戰士邱猛、劉輝難掩興奮——為了這一天,他們等待了許久。

通往31號界碑的巡邏路,蜿蜒在崇山峻嶺之間,全程67公里。途中,官兵要翻越數座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山,來回一趟要三四天時間,考驗著官兵的信念和意志力。

“走一趟31號界碑,也許你就能讀懂邊關。”在前不久的一次主題教育課上,連長鮑文祥這樣說。

從那時起,“到31號界碑巡邏,做一名真正的勇士”,成為全連新戰士內心的渴望。

有一天,邱猛鼓足勇氣敲開了鮑文祥的房門:“連長,讓我參加巡邏吧,我什麼苦都能吃!”

“巡邏31號界碑,對體能素質要求很高……五公里武裝越野,你可得衝進前10名!”聽到這,邱猛立正敬禮:“我一定加強訓練!”

為了心中的夢想,邱猛說到做到!

3月底,在上級對全連新戰士的體能考核中,邱猛、劉輝的五公里武裝越野成績雙雙名列前茅,率先成為巡邏31號界碑的新戰士。

界碑巡逻初体验:67公里山路,来回要走三四天

劉輝在溜索渡江

縱身一躍,快速“飛”過江面

清晨,官兵們冒雨向31號界碑進發。

細雨綿綿,陣陣寒意。沒過多久,一個考驗便擺在了邱猛、劉輝面前。

抵達阿路底村,大老遠就聽到江水的咆哮聲——只見崖壁之間,怒江奔騰而下。由於江水落差大、湍流急,沒有舟橋,為了節省時間、保持體力,大夥兒通常是溜索渡江。

“打起精神來!要想抵達31號界碑,就必須溜索渡江!”隊伍前方,指導員任偉大聲給大家鼓勁。

江面上,一條光溜溜的鐵索,隨風搖擺……第一次參加巡邏的邱猛、劉輝,神情頓時緊張起來。

之前訓練中,他們都曾藉助工具練習過溜索。但此時此刻,面對湍急的江水,兩人還是心裡有些緊張。

“一定要牢記動作要領,訓練時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老邊防、上士張誠龍一邊示範溜索動作,一邊叮囑他倆:“溜索最能鍛鍊心理素質,一定要克服膽怯心理!”

溜索臺上,張誠龍熟練地將溜索架掛於溜索上,再將安全繩從溜梆孔中穿過,繫於腰間和臀部。確認安全牢固後,他身體略微後仰,雙手緊握溜梆,兩腳一蹬,縱身一躍,快速“飛”過江面。

隨後,幾名巡邏官兵依次溜索渡江。邱猛望著對岸向他招手的戰友,在任偉幫助下,小心翼翼地套上鎖釦,雙手握住安全繩,兩眼一閉,順著鋼索向對岸滑去……幾十秒後,邱猛安全抵達對岸,戰友們為他鼓掌叫好。

緊接著渡江的劉輝,就沒有那麼順利了。滑到江心時,溜索架突然卡住了,任偉立即傳授他自我解困的方法。在戰友們的鼓勵聲中,劉輝拽住鋼索一點點向前挪動,終於抵達對岸。

界碑巡逻初体验:67公里山路,来回要走三四天

翻越赤撒拉山口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渡江之後,巡邏分隊即將翻越戛臘底山。

這裡峰巒疊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原始森林中沒有路,官兵們排成一路,在陡峭山崖間奮力攀爬,舉步維艱。

夜幕降臨,在兩棵慄樹前,任偉下達“宿營”命令。

因常年風蝕雨摧,這兩棵慄樹的軀幹底部,形成了一個天然樹洞,可容納八九個人。每次巡邏至此,這裡便成為官兵們歇腳、休整的場所。

天色完全暗下來,大家吃了幾口野戰食品,便投入到宿營準備工作中。官兵們找來一些鬆軟的樹葉墊在地上,再鋪上睡袋……

距宿營地不遠,任偉正帶領幾名戰士,砍下一些幹樹枝。“野外宿營,必須篝火不熄,一來取暖,二來防身。”他點燃柴火,講起老班長的一次經歷。

一次,巡邏官兵在前往43號界碑巡邏途中,夜宿林間。凌晨時分,大雨澆滅了篝火,沒想到,官兵們竟遭遇狼群襲擊。

當時,大夥兒都在酣睡,多虧擔任警戒哨的上等兵邱旦史及時發現,舉槍射擊……

那一晚,任偉有意安排邱猛、劉輝參與值班“守火”。他倆瞪大雙眼,絲毫不敢懈怠。“巡邏守防,戰勝恐懼、培塑毅力,這是巡邏官兵必須攻克的第二關。”任偉說。

第二天清早,巡邏隊繼續向著山頂進發。5小時後,沿著崎嶇的山路,官兵們攀上海拔3600多米的一座山峰。

山巔冰封雪裹,寒風刺骨。

“戰友們,加把勁!界碑就矗立在前方不遠處的最高峰上。”下士楊瀟的喊聲在山間迴盪,戰士們的眼中,閃現出一絲興奮。

界碑巡逻初体验:67公里山路,来回要走三四天

周總理的那聲問候,永遠迴盪官兵耳畔

午後時分,巡邏隊行至考赤撒拉山口。在背風處的山洞內,官兵們背靠著背,嚼起壓縮乾糧。

利用休息間隙,任偉講起一個故事,戰士們一下子聽得入了神。

那是上世紀50年代,高黎貢山的片馬山口,迎來了一支駐守小分隊,在山頂設卡守防。

這裡終年積雪,補給十分困難——斷水了,官兵們飲雪解渴;斷糧了,官兵們啃樹皮、草根充飢。憑藉鋼鐵般的毅力,一茬茬官兵始終堅守戰位。

1963年除夕夜,哨所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執勤戰士小張拿起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個親切有力的聲音:“我是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呀!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同志們表示慰問,同志們辛苦了!”

一時間,這位年僅19歲的戰士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手握聽筒,他熱淚盈眶,使勁點頭。那一年,片馬山口哨所被國防部授予“鋼鐵哨所——風雪丫口排”的稱號。

那句來自周總理的問候,迅速傳遍了千里邊關哨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堅守在祖國邊防一線的守防官兵,忠誠履行保衛祖國邊疆的神聖使命。

時代在發展,環境在變化,守防條件已今非昔比,但保邊疆、固邊防的使命沒有變!

“我們要繼承光榮傳統,扛起戍邊使命,勇挑強軍重擔,當好新時代邊防戰士。”任偉的一番話,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翻越海拔3600多米的矢孔山,官兵們頂風冒雪,強忍高原反應,歷經3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抵達31號界碑前。

面對莊嚴神聖的界碑,那一刻,邱猛、劉輝和身邊戰友緊緊相擁。

望著界碑上,那象徵祖國主權的“中國”兩個紅色大字,邱猛和劉輝莊嚴地舉起右手……

“走近界碑,才能真正讀懂邊關;走近界碑,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家國情懷。界碑,就是親愛的祖國!”談起那一刻的感受,邱猛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

(圖片攝影:韋啟位、趙 坤、陳大帥

界碑巡逻初体验:67公里山路,来回要走三四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