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戶外電影《雪山奇蹟》,告誡我們些什麼?

最近看了一部戶外類的電影,名叫《雪山奇蹟》。後來在網上查看了下,評價並不是很高,豆瓣只有5.5 。如果單從戶外求生的角度來考量,10分的話我打個7分吧,確實對於一些電影迷來說,這不算是太好看的,但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具有現實意義還是能給這部電影加分不少的。戶外運動近年來在國內興起,但有些愛好者並沒注意戶外運動存在的安全隱患,因此,美國戶外電影帶給我們警示教育還是值得學習的。

看了戶外電影《雪山奇蹟》,告誡我們些什麼?

《雪山奇蹟》講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前奧林匹克冰球運動員Eric Lemarque在外出去內華達山脈滑雪的時候,遭遇了一場使他嚴重偏離軌道3000多米的大霧。他嘗試了很多天想要回到有人的地方,但他不得而知17outdoors.com的是,他實際上在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前進,更加深入到了危險而又荒無人煙的地方。不可思議的是,這本該成為一個終結他生命的錯誤,Eric已在大雪裡存活了8天,直到一隊人馬找到他,這隊人其實本來是被派去尋找他的屍體的.. ,最終在搜救隊的營救下得以脫險。

說到這裡,這部電影給了我們那些啟示呢?

戶外如何辨別方向

這部電影告誡我們,當我們需要出去遠足或者踏上旅程的時候,應該準備好各種戶外裝備,最危難的時刻,這些裝備可能會救你的命。比如,在戶外迷失方向了,你該怎麼辦,看星星、看月亮還是看太陽....

利用手錶

你也可以用手錶來辨別方向。使用這種方法的具體步驟取決於你是在北半球溫帶地區還是在南半球溫帶地區,手錶是傳統的手錶還是電子錶。北半球溫帶地區位於北緯23.4°到北緯66.6°之間,南半球溫帶地區位於南緯23.4°到南緯66.6°之間。

看了戶外電影《雪山奇蹟》,告誡我們些什麼?

用傳統手錶辨別方向有一個快速捷徑,在北半球溫帶地區時,將手錶時針指向太陽(如果在南半球,將12時指向太陽),然後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的最後一個步驟做就能辨別出方向了。當然,這種方法辨別出來的方向沒有常規方法精確,不過更迅速。用哪種方法應視形勢而定。

如果你的手錶是電子手錶,那麼在地上畫一個傳統手錶,畫上時間(按照你的電子手錶顯示的時間),使指針都指向正確的時間,時針要指向棍子的影子,剩下的步驟和傳統手錶一樣。

觀察草木:

靠近樹墩、樹幹及大石塊南面的草生長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幹黃得較快。樹皮一般南面比較光潔,北面則較為粗糙(樹皮上有許多裂紋和高低不平的疙瘩)。這種現象以白樺樹最為明顯。白樺樹南面的樹皮較之北面的顏色淡,而且富有彈性。

至於許多人常說的觀察樹冠和年輪的方法其實並不十分準確!

但也有專家認為,這種利用觀察草木的方式不可行,這是有依據的:

1945年,原蘇聯人M·貝里亞可夫經過系統觀察之後指出:“不能用樹木枝葉和年輪判別方向。樹葉繁茂通常不是在南方,而是在自由空間的一方。就獨立樹而言,除17outdoors.com陽光以外,風和其它因素亦有巨大影響,以此判別方向往往不可靠。同理,即使是獨立樹的年輪也不一定在南方寬;對年輪寬度有影響的不單是太陽,還有風;此外,年輪寬度還有垂直變化,在不同的高度切斷樹木就會獲得不同的結果。”據實地觀察證明,貝里亞可夫的這個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寧夏賀蘭山山谷中的獨立樹受常年風向西風的影響,枝葉全部都朝向東方,而不是南方。

漂浮法

將鐵絲、針在頭髮上摩擦,將鐵絲放在葉子上,再把葉子放入水中。葉子停止旋轉時,指向即是南北。真人實驗:我們接了一盆水,先將鐵絲在頭法上摩擦,在把鐵絲放在樹葉上放進盆裡。樹葉在水面上打轉。實驗結果:1分鐘後,樹葉靜止,與指南針所指方向幾乎一致。注意事項:鐵絲、針等物體反覆與頭髮摩擦後,會產生磁性,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始終指向南北。但是南北並不能直接判斷。要根據實地地形,樹木茂盛進一步判斷。

戶外惡劣的條件下如何保暖?

1、保持睡袋蓬鬆、乾燥

在使用睡袋前應使其充分蓬鬆和乾燥,這樣保溫效果更好。進睡袋時衣服不可穿得過多,穿多了會使人出汗,致使睡袋潮溼,反而致隔熱性能降低。如果在雪地宿營,睡袋不能直接放在冰雪的地面上,可把松樹枝和外衣鋪在睡袋下面,以免人體使冰雪融化而發冷。睡袋每次使用後,要把袋內的暖空氣放掉,以免暖空氣遇冷後水汽凝結弄溼睡袋。

2、給自己部一個暖水瓶

別把戶外爐具收起來,你需要用它來煮一些熱水加入到你的暖水瓶中。在你的大腿內側有一根重要的動脈,來保持你身體溫暖。所以有個暖水瓶會讓你感覺很溫暖、舒服。另外,在感到寒冷的時候,喝幾口熱水會讓整個身子迅速溫暖起來。

3、在進入帳篷前做50個開合腳跳

這可不是一個燃燒卡路里的遊戲。你也許會覺得在漆黑一片做運動的自己很可笑,但這在你寒冷的時候很有必要。做適量的開合腳跳會讓你在鑽進睡17outdoors.com袋前手腳感覺到很暖,但是切記千萬別大汗淋漓。

4、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不飲酒

在露營時,備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餅乾等食物。在感到寒冷時吃一些,會讓身體感覺暖一些。另外戶外露營時不要飲酒,雖然酒精可以讓你感覺到溫暖,但很快便會褪去。第一,酒精會讓你脫水,而脫水會讓你覺得更冷。其次,酒精帶來的溫暖會讓你產生錯覺,反而會讓你沒那麼暖和。

5、帶兩個絨線帽

在秋冬露營時戴絨線帽會讓整個人感到溫暖,但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要帶兩個絨線帽?因為在冬季戶外露營遇到下雨或者下雪,絨線帽往往會溼掉,帶兩個絨線帽能夠確保至少其中一個是保持乾燥,能夠給你帶來溫暖。

如何找食物與飲用水

在戶外,假設你失去了方向,也沒有了任何裝備,你首先需要保持能夠活動的體力,這樣才能有能力考慮其他的事情。而吃喝就是保持體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看了戶外電影《雪山奇蹟》,告誡我們些什麼?

水對人體有多麼重要我就不重複了,那如何尋找可靠的飲用水呢?不要和我說什麼淨水藥片、過濾器什麼的。要記住,在這個討論中你什麼都沒有,甚至連可憐的內褲也被狂躁的猴子剝個精光。

首先,我們要判斷什麼水源可以直接飲用,有一個快速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往水源裡吐口唾沫(注意,不是濃痰),如果能很快的散開的就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如果散得較慢的就要慎重,如果久久不散的就千萬不能喝。原理就是潔淨的水錶面張力小,髒的表面張力大,更詳細的解釋可以上網查查什麼是表面張力。

如果沒有現成的可以飲用的水源,水源比較渾濁的話可以採集纖維比較多的青草,用嘴咀嚼成纖維(這個時候你也能多少補充點水分了)然後用纖維團(至少要有17outdoors.com兩個拳頭那麼大)吸水,注意不要吸太多。然後等待過濾好的水一滴滴的滴下來,這個時候可以用比較大的樹葉收集,或者直接接在手上。觀察後再飲用。

如果連渾濁的水源也沒有,或者過濾後都無法飲用,我們只能在植物中收集水源。

一般來說,成乳漿狀的植物汁液基本上都是有毒的,少數除外。在飲用之前先用舌頭嘗試,若有強刺激性的、舌根發麻、發苦的一般也不能飲用。寬厚、多汁的植物是較好的水源,比如說芭蕉、仙人掌之類的。一些多年的老藤裡一般也有不少水分、多年生的竹節發黃的竹子靠近根部的竹節也會有有水。至於北方的山區我就不知道如何在植物中找水了。不過一般來說北方的山區冬天都很容易找到冰雪,夏天的時候很容易在沖積溝裡找到水源的。

在高海拔地區或者寒冷地區很容易找到冰雪,如果在地表無法找到冰雪可以翻開背陰處的石頭,往往石頭下面會有積冰。

在很多野外生存教材中都把生火提到一個很高的地位,這裡我有不同的意見。

看了戶外電影《雪山奇蹟》,告誡我們些什麼?

首先,當陷入困境之後優先考慮的是脫險而不是生活的舒適性,如果你身邊有比較方便的火源的話不妨生點火,若沒有方便的火柴、火機,我覺得把大量時間花在什麼鑽木取火上還不如儘快尋找脫險的路徑上,畢竟幾天不生火也並不是致命的。如果確實有必要生火,可以嘗試鑽木取火,不過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寒冷地帶可以嘗試用冰來做透鏡,成功率不錯的。

比較容易採集的是植物的果實、根莖。很多植物的嫩葉也是不錯的食物,平時多看點可實用植物的書籍,至少要掌握識別20種自己經常去的地區的可食用植物的能力,具體的品種我就不多說了,免得本文成為植物教材。

採集植物時,要選擇鮮嫩的綠枝、狀根、果實等。不要採集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顏色鮮亮。採集蘑菇時要尤其注意,顏色鮮亮的不要採。嘗前先切下一段聞聞,如果有桃樹皮或苦杏仁味,不要品嚐。也可以取汁塗抹在手臂,感覺不適立即丟棄。如果沒有不適,可以吃一小塊。一次只能嘗一種,當感覺不舒服時,立即催吐。

動物並不是一種很容易捕捉的食物,對於沒有太多捕獵經驗的人來說幾乎是無法捕捉到滿足消耗的食物的。容易採集的動物類食物是水生的軟體動物、甲17outdoors.com殼動物、以及陸生的昆蟲等。正常人都很容易捕捉到,只是需要克服一點心理壓力而已。並且在沒有火的時候,這些食物比肉類更易於吸收。

2.1、掌握不同動物的活動規律,採用合適的捕獲手段。一般食草型動物一整天都活動,多數哺乳類動物在早晚活動。此外,動物們還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據此可以設下陷阱或用其他辦法捕獲。

2.2、可以食用小溪、小河、湖裡的魚、蝦、蟹等。

2.3、保存肉時,有條件可以用鹽漬過;也可以切成肉片,掛在陽光下風乾或是在火上燻烤熟。

2.4、千萬不能食用有病的動物,也不要食用動物的肝臟,以防傳染疾病。食用時,最好用火做熟,不到迫不得已不要生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