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我們常常講人是萬物之靈,表示我們跟其他動物是不一樣的,我們比它們高明,但是我們就很奇怪,為什麼動物不用上學,人要上學,它們不需要受教育,我們非受教育不可,這很奇怪。你看動物可以自由自在,只有人沒有辦法自由自在,人類本來就應該自由自在,你不要受任何拘束,你才是一個自由的人,可是我們現在,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要受很多的限制,要受到很多的拘束,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我必須要說明,如果按照我們本來的情緒,我們根本不需要管它的。

因為我們的教育帶給我們很多情緒的債務,所以使得我們一生都沒有辦法自由自在。這是我們的教育要特別注意的。你看一個小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他哭我們不會罵他、不會打他,我們覺得哭是很自然的。可是等到孩子大一點,我們就說哭什麼,不準哭。那請問,他為什麼不能哭呢?這開始我們就已經教錯了。教他好像哭很丟臉,教他哭好像是要有目的的,哭是要給別人看的。這就扭曲了我們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們從小就有太多的情緒負債,使得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

照理說教育是應該教我們更好地調整自己,但是現在的教育常常使得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個成熟的人就是應該自由自在。正如孔子所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年輕人為什麼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是因為你一動就違反了規矩。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我們從小造成很多成見,造成很多偏見,你要丟掉,你不丟掉你永遠不會成熟。所以一個人你在三十歲以前,你要學東西,三十歲以後你要丟東西。三十而立,因為三十歲以前你真的沒有辦法,你沒有太多自主性。三十歲以後,你慢慢成家了,慢慢立業了,慢慢自己懂得自己的一些原則了,這個時候你就要開始丟掉東西了。

你看有的家庭,他很自由,太自由也不好,很自由就造成你沒大沒小了。有的家庭他很嚴厲,很嚴厲也不好,弄得你想講話不敢講,想做事不敢做。這都很糟糕,所以教育也有很多麻煩的事情,一個好的老師是多麼重要。

一個人幸運不幸運就看你有沒有好的父母、好的導師、好的領導,因為他們給你的標準是正確的、合理的,你就自由自在,他們給你的標準是扭曲的,那就變成情緒負債。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情緒債務。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我們常常講中國人有很強的同情心,你要小心,我們中國人同情心只是對於弱者。我們對於吃虧上當、被騙的人,我們是沒有什麼同情心的。比如,一個小人物被關在電梯裡面,我們會同情他。如果一個大官關在電梯裡面,我們暗地裡很高興,應該多關幾個鐘頭。所以中國人很奧妙的。

我們只是不瞭解中國人為什麼這樣。我們現在就是要追根究底,他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太敏感的人很吃虧,不敏感的人很倒黴。你慢慢聽出來,我們為什麼講中庸之道,其實是有道理的。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一個人不要壓抑自己,不要偽裝,但是我們不得不偽裝。這是我們從小就積累的一些負債。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我們一方面不滿現實,一方面不敢改變,我們始終在掙扎。那就是我們從小累積下來的債務沒有還清。你也就做不到自由自在。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把自己的債務轉移給別人,好心做壞事。比如我們或者我們的上一輩,經常想著把自己沒有吃過的東西賣給小孫子吃,把自己小時候沒有玩過的東西賣給小孫子,有一種需要叫父母認為你要。這些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補償。

我們現在不能很誠實,不能很坦率,我們沒有情緒的自由,你要記住自我調整,要把這些不必要的的還清,把它拿掉,你會越來越輕鬆,你會越來越自由,你就越來越成熟。

我們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如果你完全按照你情緒來反應,對你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你會造成沒有人喜歡和你在一起,和保持一個敬而遠之的態度。看到你就躲,看到你他就閃,因為他不願惹你。因此你就會開始壓抑,你就開始要控制,你會造成情緒沒有獲得表達的一種壓力。然後像抑鬱症、自閉症等等麻煩就隨之而來。

我們為什麼壓抑,就是因為我們一表達出來那個效果就是不好的,所以我們才壓抑、才去控制。這就導致一個惡性循環。但是,各位要知道,你沒有表達出來的情緒是存在的,壓抑長久以後不但會壓出病來,而且會一旦爆發就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生活的意義是要有理想。當你沒有理想的時候,你的情緒就沒有目標,當你有理想的時候,你就不會刻意去控制。例如,你生個兒子,你要給他錢讀書,撫養他,為什麼?如果希望他長大了,將來把錢賺回來,那就是投資報酬,那就是做生意了,以前我們為什麼重男輕女,其中一個就是表示男的我投資將來回報多。其實,這不是什麼投資報酬,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義務,我要麼不生人家,生了人家就要去栽培他,至於將來怎麼樣,那是他的事,跟我無關。這樣你慢慢就會覺得不會有壓力,你慢慢不會在於這個孩子良心不良心。否則你常常在孩子有沒有良心之間徘徊,造成壓力。沒有了這個心理設定,你慢慢就把這個負債解除了。

我們怕冒險,我們勉強安於現狀,可是我們又不能實現理想,這就造成很大的矛盾,很大的痛苦。我們要告訴自己,人生這輩子就是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只不過,你的理想是什麼?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理想有兩種,一種是公的,一種是私的。你完全為私的理想,你會一輩子很痛苦。為善不是為了要求得到回報,做事情不求功勞,而是出於內心。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會自由自在。

你要不要自由自在,你能不能自由自在,你做不做得到,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別人沒有什麼關係。你之所以不能做,是因為你情緒負債太多。做一點事情,就希望人家知道,沒有知道,你就覺得自己吃虧了,所以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是很不愉快的,這就是情緒負債。你要做不做,你自己決定,你不要去管別人,你就沒有情緒負債。

改變自己,我們從小是積累了很多情緒負債,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你自己不改變,你的情緒永遠不得安寧。

情緒,它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由自在,毫無拘束。比如說,想哭就哭出來,這是很自然的,而不是哭要哭給人家看,哭要哭個樣子,我們越來越把自己折磨的不成人樣,然後說這是現代化。我們越來越違反自然了。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人類的自由是在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你才有充分的自由。這樣你慢慢也知道,好像受教育也不錯,我們受了教育,就是給我們一些框框,在這些框框裡面,我們要找到合理的自由。然後你就變成沒有框框的負擔一樣,你就越來越覺得自如。當你的那個自由沒有框框的限制,你那個自由很快就會違反規矩,你那個自由就會受到打擊。所以,人是沒有框框,要先找框框,有了框框以後,要慢慢把它解脫掉,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我們該怎麼走,答案是每一個人不一樣。你的理想是什麼?現在很遺憾,我們的理想越來越美國式的,就是賺錢改善生活,就這麼簡單。其實這是一個很膚淺的理想,這個就是等於沒有理想。人只是為了溫飽,其實這個人他談不上什麼理想,那只是起碼的一個條件而已。我們之所以要很努力,很爭氣,那是因為我們除了溫飽以外,我們還想做些什麼。

人生只有一個理想,也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層次。只要努力了,無論提升到什麼層次都很滿意。憑我的條件,憑我現在的處境,我提升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心滿意足了。這樣每一個人都很滿足了,但是每一個人滿足的條件,它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