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人都會有情緒,如果不懂得及時疏導,重則敗壞情緒,輕則沒玩沒了讓人崩潰。煩躁、壓抑、埋怨等情緒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只有瞭解它們,才能更好地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一般人想到情緒總是往負面的方向去想,用“鬧情緒”來表達一個不合理的言行狀態,好像情緒都是不好的。

其實,情緒沒有什麼好壞。情緒是我們對環境的一種反應。

什麼是環境?我們只知道外界的環境,好像自己就不是環境。我們只知道事物、山水、風雲是環境,人好像就不是環境,因此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其實,我們自己對自己也是環境。我們的心情變動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所以我們要擴大範圍,外在的、內在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任何的變動都會使我們有一種反應,而這種反應就叫情緒。看到好吃的,我們的腸胃會挪動,甚至會流口水,很想去有所動作,那其實就是情緒。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反應是無所謂好壞的。任何環境都是變動的,所以我們對周圍的環境作的反應,也就是情緒也是時刻變動的。

很多人認為情緒無法管理,認為我就是這個脾氣,我想改就是改不了。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情緒不但可以管理,而且相比其他的事情,我們的自主性更高。情緒是我們的一個反應,我們是可以管理的。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情緒都是有起伏的,因為外在的環境,內在的感受隨時都在變化。全世界的人,都有情緒的起伏,中國人變化最大。因為我們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幾千年了,特別是《易經》中“一陰一陽之謂道”以及中庸思想等等的影響。自古以來我們國人是最善變的。我們彈性大,所以起伏大,我們的情緒變化也就很大。說好聽是警覺性很高。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影響。說難聽是懷疑心很重。凡事先多方懷疑,在反應。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體驗,你一開口,不同的反應就出來了。所以中國人為什麼一直告訴你說話要謹慎、要小心,用詞要特別注意,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應該我們把話說出去之後,往往沒有那麼多意思,而別人一聽,往往又聽出很多意思,別人根據你發出的信息會有不同的反應,這樣就形成對你的刺激,最後的後果你還是要去承受。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國人很容易發脾氣,主要有一下這些特徵:

1我們總以為別人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實在不公平。其實西方人說的公平是大家一樣才是公平,而我們心裡說的公平是我特殊才是公平,明白這一點我們的情緒也許會平和一些。

2我們的自尊心不允許被輕視,怎麼能看不起我?我們國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人看不起。對於這一點,我們要擺正心態,放低姿態,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這一點完全可以向老莊學習,當我們“無我”,不覺得自己是回事的時候,也就不存在被輕視的情緒了。

3我們很喜歡自己做主,偏偏很多人喜歡擺佈我。我們不喜歡規則,偏偏這個社會就是到處規則,所以我們一天到晚都在生氣。中國人是最多道理的民族,但是中國人生氣時是不講道理的。中國人一見面不太談正經事,而是各種寒暄,那就是情緒管理,你想辦法讓別人情緒穩定下來,談事情才有效。

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所謂的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讓自己情緒穩定;安人就是有辦法讓別人情緒穩定。為人處事最重要的就是把情緒搞好,當我們情緒穩定了,我們處理與周邊的關係、對周圍的環境的反應才會更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