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三農是指什麼?三農就是”農業,農村,農民”。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所以農業是國家的基礎,農業不穩,國家不穩。現在在農村裡你隨便走走問問,沒有一個農民實實在在的願意種田,三農關乎著我國的民生問題,農產品連續下跌,農資產品,人工工資連續上漲,這個一跌一漲,對於長期從事農業經營的人來說,無益是雪上加霜,農村普遍出現了老年人種地,年輕人不見的局面,”三農”問題成了重中之重。所以說中國糧食安全風險極高,糧食危機,不再是危言聳聽!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三農的概念要追溯到2000年,也正是國家免除農業稅的年份。這年湖北省監利縣一個鄉黨委書記提出,並給國務院領導朱鎔基寫信稱“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把“三農問題”提高了極致。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

誠如基辛格所言: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人。

在所有非軍事行動的戰爭中,摧毀力最強的不是石油與金融,而是每天只存在於我們掌寸之間的糧食。史書,已經用一樁樁慘案為我們刻下了無數的前車之鑑...

吳國的滅亡:據史料記載,中國是最早動用“糧食戰”的國家。春秋戰國時代,越王勾踐以饑荒為由向吳國借糧一萬石。次年,越國以沸水煮熟的種子還與吳國。三年秋,因種植熟子的吳國顆粒無收、饑荒四起。而一旁虎視眈眈的越國乘機發兵,吳國最終遭到慘敗。

蘇聯的解體:1970年,蘇聯糧倉、烏克蘭共和國糧食歉收,產量銳減,導致整個蘇聯用糧緊張,物價飛漲。

1972年,受基辛格“糧食霸權”指導,美國向蘇聯開放糧食出口。當年,蘇聯向美國進口糧食2240萬噸,佔糧食消耗37%。此後八年,蘇聯進口美糧不斷擴大,到了1980年,進口量已達到4820萬噸。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三農問題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無病伸呤,而是血淋淋的教訓,從2004年至今,中央已經連續十四年出了“三農”相關的一號文件,三農問題也已經由當時的“農民增收、糧食安全”轉變為如今突出“農業結構性”矛盾,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聚焦三農已經“習以為常”,這恰恰反映出三農問題在我國的重要地位。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十九大以後,鄉村振興戰略成為農村發
展的主題,農村將迎來新一輪的改革發展,農業的發展,關鍵在改革和政策的推進,

1,土地確權將迎來收尾工作

土地確權的逐步完成,土地這一項農民沉睡的資產,將會被激活為農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為農民增加新的融資渠道。確權後的土地用途更為廣泛,可以為農民獲取更多的收益。

2、集體資產的增值

運用好集體擁有的自然資源,通過開發旅遊景區等渠道,讓當地的農民人人受益,每人都可以享受到集體資源開發帶來的好處。

3、大力發展農村新型產業

農村不只是以農業為主,更增加了休閒農業、農村電商、農產品加工等新型的農村產業,發展潛力都是巨大的。農村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是三產融合、互聯網+等方面。

4、農業補貼的力度將會加大

國家的公共財政將會傾斜於“三農”方面,並且農業補貼重點發放給新型的職業農民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就要求農民具有創新精神。對於樂於創新、敢於嘗試、不斷學習、進步的農民朋友來說,補貼的力度將會較大,享受的優惠也比較多。

5、激發農村閒置資源的潛力

土地資源閒置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將空閒的土地、宅基地全部盤活,既是合理利用了農村資源,又為農民帶來了額外的收益。不管是出租還是合作等方式,農民只要激發了閒置資源的潛力,就可以為自己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最後三農問題已經上升到了戰略高度,振興農村戰略正在全力推行,相信不久的將來,新型職業農民,大型農業技術及機械推廣和使用,農民一定會成為人們羨慕的工作,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解決民生問題才是王道。
民以食為天,糧戰亂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