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了,再吹农业只剩鸡毛了!

历史往往有着一个清晰的时间点,它往往记录着事情发生转变的那一刻。2018年已经过半,如果是在2017年以前,大家谈起农业,可能会找到非常之多的关键词:

蓝海、希望、规模巨大、商机无限、遍地黄金、最后一块处女地等等。

如果是现在大家再谈起农业,关键词瞬间转变了方向:滞销、人工高企、不知种什么、转行等等。好像高涨的气氛历历在目,然而世界已经轮回了,不经意之间,曾经的希望变成了失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是时间恰好定位在这一个时刻而已。没有太多让人难懂的道理,一切的根源只在于“把农业过度的吹嘘”。君不见,在2017年以前,政府、媒体、资本、企业一个个把农业说成了香饽饽、金元宝,然而喧嚣过后,再看看当前的农业环境,可谓只剩下遍地鸡毛。

别吹了,再吹农业只剩鸡毛了!

状一:农产品滞销越演越烈,遍地开花。

综合整年,云南的叶菜、安徽的上海青、海南的辣椒、湖北的大白菜、山东的大葱,一浪又一浪,未有停息的迹象。网络上各种滞销的小视频层出不穷,不单单是蔬菜,水果也是一样,陕西的苹果,新疆的大枣,砍果树的消息时有发生。在大力发展农业的浪潮下,各地农产品种植面积倍增,再加上各地号召精准扶贫,无非就是养羊和种菜,农产品是丰收了,结果只是一地鸡毛。

现状二:农资价格逆市上扬,可怜农民百上加斤。

这边蔬菜滞销,那边种子、化肥、农药、农资产品不断涨价的消息屡见报端,虽然涨价总有涨价的道理。举一个例子,前年西兰花价格较好,去年西兰花广受种植户的青睐,种植面积大大增加,种子需求量也大增,平时一袋只要150的西兰花种子,去年直接翻倍到了300,甚至400元,今年更是早早的就很难找到种子了。说到底,还是农业的过度发展,造就了农资价格的变态上升,结果怎么样了,还是一地鸡毛。

现状三:农业设施盲目扩建,不少地方成了满地废墟。

在农业过度吹嘘的背景下,不少地方大力投资扶持农业,盲目兴建了很多农业设施,像蔬菜大棚、储存冷库、交易市场等等。然而大家好好观察自己的身边,又有多少设施被利用上的,军师在全国到处学习,在很多地方就发现众多荒废的大棚、喷灌设施,可谓暴殄天物,遍地鸡毛。

现状四:城里找不到人,乡下赚不了钱。

在这股农业浪潮的冲击下,市场、政策等措施的诱惑下,一批又一批在城里打工的本份农民工也变得不本份起来,纷纷加入回乡发展农业的事业。年年积累,越积越多,以致造成现在城里难找人做事,回乡的农民工也很难赚钱的窘境,说起来,也是一地鸡毛。

现状五:大资本挟巨资入农,成者未见败者一堆。

如此过度吹嘘的农业,也让不少大集团大资本眼红了,于是乎大家就见到了像恒大、联想、网易、阿里、京东等资本巨头,疯狂进驻农业,希望能在农业里也能割一轮韭菜。然而几年下来,有的黯然退出,有的低价贱卖,有的虽然还在,也是苦苦支撑,一地鸡毛。

是不是真的农业没有机会?

农业的机会我们过去讲过不少,但我们今天的主旋律要讲的是理性看待农业,不要用机会主义!用作生意的思路去做农业,不能说全错,但这一定是片面的。如何去识别真的风口,如何更精准的抓住风口上的机会?是我们这一代新农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机会1:农村土地确权,土地资源集约塑造的规模农业的机会!

机会2:食品安全倒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带来的加工业的机会!

机会3:城市人消费升级,助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农村人带来了旅游业的机会!

机会4:产业扶贫、创业创新,为新农人带来了本地就业、本地创业的发展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