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或電動車 這些“高壓線”千萬碰不得

為穩定全市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我市公安交警部門5月25日起在全市組織開展酒駕醉駕毒駕週末夜查集中統一行動。酒駕一直是交警嚴厲打擊的違法行為,為此國家出臺了法律專門懲治酒駕,規定越來越嚴格。關於酒駕,有很多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你未必完全瞭解。比如,醉酒騎自行車、電動車也算違法;有些行為,僅僅只是喝了酒,就算沒有開車,也會被判定為酒駕。另外,除了酒後不能開車,吃了某種藥後也不能開車,否則也會和酒駕一樣危險。

酒後挪車、開空調躺車內休息都算酒駕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是許多人都懂的,但你可能還不知道,醉酒騎自行車、電動車也算違法。酒後駕車的“車”不僅指汽車、摩托車,還有電動車,甚至包括自行車。今年3月22日下午,山東濟南一老漢酒後騎著自行車主動找民警問起這個問題,結果老漢因為醉酒駕駛自行車被罰款50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2條第三項明確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週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週歲;不得醉酒駕駛……”對酒後駕駛非機動車的,將予以警告或處50元罰款。

酒後開空調躺車內休息也算酒駕,新規規定,只要汽車處於啟動狀態,就算車主沒有開車行為也會被算作是酒駕;

酒後挪車也算酒駕,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只要喝了酒並將車輛駛離原位,就可以認定有了酒駕行為,而只要駕駛員飲酒後在道路上有駕駛機動車的行為,即構成了酒駕;

交警提醒,“隔夜酒駕”往往容易被駕駛員忽視。由於酒精的消化很慢,建議酒後24小時內不開車是最穩妥的做法。

感冒藥也能引發交通事故 藥駕危害不亞於酒駕

今年3月市民張先生駕駛轎車,沿集賢北路由北向南行駛至富春國際花園路口時,分別碰撞到路口停車等候的一輛輕型貨車和一輛兩輪電動車、綠化帶行道樹,造成電動車駕駛人受傷、車輛及樹木受損。後經調查發現,張先生因感冒吃了感冒藥後,駕駛車輛從高河到安慶,途中出現嚴重嗜睡症狀,行駛到事發路段因瞌睡,發生事故。

為何一粒感冒藥會引發交通事故?交警解釋,因為常見的感冒藥基本都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過敏成分,有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服用後有較強的嗜睡、乏力、睏倦等副效果,很容易釀成禍患。

國外一份有關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顯示:用藥後駕車的人群中,服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駕車造成的事故率達72%,服抗抑鬱藥物和鎮靜劑後駕車造成的事故率達97%。同樣國內一份資料顯示,服藥後駕車事故佔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臨床上服用後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最常見的是一些抗過敏和感冒類藥物。交警提醒,有駕駛需求的人,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說明,避開影響安全駕駛的藥物;服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看清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如果已服用具有鎮靜、安眠效果的藥物,記住不要開車,等藥效消失後再開車;當吃藥影響到判斷時,一定要停車,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