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房价杀婴”更可怕的是“房价杀精”,全世界男人们都要不行了

最近人口出生数据一出来,网上又是什么人都出来发声了。某个北大教授甚至提出“限制并最终禁止堕胎”结合“健全收养制度,建立更多孤儿院”,虽说建立孤儿院的思路是对的,但也不能说禁止堕胎就禁止堕胎啊。你这禁止堕胎,不想生下来的都生下来放孤儿院吗?逻辑上倒是形成闭环了,你让这些多出来的没父母的孩子怎么办,打算就地“社会化抚养”?

归根结底,这位教授的思路还是老一套计划生育的思路,只不过从强制少生变成强制多生,从“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变成了“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可是问题来了,这其中公民的自主权何在?人的尊严又何在呢?难道中国人就只能为生育数字服务,而不得不忽略自己生育的自由意志吗?

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房价杀婴”

与其考虑多种强制生育办法,不如看看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对,问题就在于中国年轻人,而不是中年人不愿生了,因为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一孩减少159万,二孩增加161万。考虑到一孩生育主体大多在30岁以下,一孩的生育主要是由80末、90后完成,这说明中国新生代的生育愿望已经很弱,反而是中年人在努力生育。

为什么80末到90后不愿生育?网民总结的一个词很精辟,那就是“房价杀婴”。为什么生二胎的热情旺盛,生一胎就不想生呢?还不是因为生二胎的人早就赶在房价飞涨之前买了房,现在生孩子优哉游哉;本打算生一胎的小年轻现在别说生孩子了,连婚都不想结。为啥?买不起房,连丈母娘那关都过不去。

比“房价杀婴”更可怕的是“房价杀精”,全世界男人们都要不行了

在这种压力下,别说养孩子了,哪怕做得比刚才提到的那位北大教授还极端,强制男女交配,都生不下孩子了。因为一个比“房价杀婴”还可怕的事实已经发生,那就是“房价杀精”。

在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下,男性的生育能力已经越来越差了。

生孩子之前,精子早就不行了

据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捐精者的精子合格率在逐年下降。2013年去精子库捐精的人精子合格率还有40%以上,到2014年精子合格率就降到了35%。到了2017年6月份,精子合格率跌到了15%。

比“房价杀婴”更可怕的是“房价杀精”,全世界男人们都要不行了

这还是通过捐精体检的人呢,合格率才15%,而现在捐精体检成功率才多少?仅仅25%。

也就是说,符合上海精子库要求的男人,在20岁-45岁的男人中只占到4%。

尽管捐精的要求远高于平均水平,但是也不至于高到只有4%的可能啊。难道是这一代男人都不行吗?

还真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十年的评估,中国男性与三四十年前相比,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一亿个左右,大幅降至目前的2000万至4000万个。比起过年收集的“敬业福”,似乎“精液福”更难收集一些呢。

房价压力真就有这么大吗?还真有,而且这不是中国一家的现象,发达国家情况也不乐观。

发达国家男人也在压力下不孕

发达国家对男性不孕的跟踪研究也进行很长时间了。

去年夏天,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4.3万名男性身体数据,从1973年至2011年共开展了185次研究,堪称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他们发现,男性精子数量在过去四十年间大约减少了60%。

比“房价杀婴”更可怕的是“房价杀精”,全世界男人们都要不行了

这个数据的震惊程度,足以让医疗专家惊呼“按照现在的精子减少速度,人类在50年之内便会失去生育能力” 。

这位医疗专家把男性不孕的原因归结到男性承受现代生活诸多压力,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抑制生育能力。“如今发达国家的生活压力堪称前所未有。这些压力不再是吃饱穿暖等生存问题,而是堆积成山的邮件、迫在眉睫的截止时间、以及沉重的房贷。当大脑无法区分生理和心理威胁时,便只有一个反应:释放对精子有害的肾上腺素。”

所以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放任生活成本继续增大,房价继续飞涨,收入没有持续改善,别说中国了,就连发达国家的男性也越来越没有“种”——钱才是男人的底气和实力啊。

如果就像那位北大教授所提议的那样,舍本逐末,头痛医头,不考虑民众收入而搞强行增加配对和生育,也不会有用。现在的男女也都生不出孩子了,因为男人在现在的压力下,连精子都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