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先生談美食,吃湯包的最大樂趣,就在這一抓一吸之間!

梁實秋先生談美食,吃湯包的最大樂趣,就在這一抓一吸之間!

梁實秋,既擅文,又好吃。他的散文集《雅舍談吃》,即是一本關於吃的書,一篇也就幾百個字,寫一道尋常的菜餚或小吃。比如,他打趣筍蒸肉“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若有識貨的經理,這四句倒是可以直接掛到餐廳了。

讀完這本書,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獅子頭”一篇。作者一絲不苟,從頭到尾記錄了做一道獅子頭的細節。

選用豬肉要精細,要細嫩的一大塊,三分肥七分瘦。切割最為重要,要規矩嚴正,不能七扭八歪,也不能剁成肉泥。秘訣叫“多切少斬”,細細地切成肉丁,越碎越好。加以蔥汁、薑汁和鹽。

次一步是調好芡粉,把芡粉塗抹在兩個手掌上,然後用這兩隻手掌去揉搓肉丁,揉成四個丸子。這樣一來,只有丸子表面覆蓋了一層芡粉,裡面還是細嫩的肉丁。再下一步是下油鍋炸丸子,炸得外表顯出微黃的顏色,馬上撈出來。

最後一步是蒸。碗裡最好放一塊冬筍墊底,再把炸過的丸子放到碗裡,大火蒸一個鐘頭以上。時間到了揭開鍋蓋,會發現一層熱油浮在碗裡。要用勺子把油撇出去,或者用吸管吸乾淨,總之不能有一滴油剩下。

梁實秋先生談美食,吃湯包的最大樂趣,就在這一抓一吸之間!

此時,獅子頭便在碗裡靜候,等待諸君品嚐了。但是要耐心,那獅子頭從碗裡取出來還有講究。它嫩得和豆腐有一比,用筷子夾會破壞形狀,因此必須要用羹匙去舀出來,小心盛到盤子裡。

梁實秋有一位朋友是揚州人,烹飪獅子頭是其絕技。也許梁先生看朋友做這道菜做多了,便寫了這篇文章,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作菜譜來看。如果您廚藝不錯,其實可以到廚房嘗試一下,做一道梁實秋鍾愛的獅子頭。

除了“獅子頭”,有一篇“湯包”也寫得色香味俱全。

梁實秋他從上海的包子講起,出名的有沈大成、北萬馨和五芳齋這幾家,這些包子共通的特點是小,一口恨不能塞兩個下去。但是模樣俊俏,蒸籠裡面墊著松針,賣相十分好看。最妙的是包子皮,薄厚控制在毫釐之間,普通人家怎麼耗費功夫也做不出來。店家給一碗清湯,把包子往清湯裡面一丟,泡著吃,這倒是名副其實的湯包了。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不得不談,梁實秋說,火車站就有好吃的包子。只要搭火車到天津,不用下車,就有小販舉著籠屜圍到車窗跟前。伸手買幾個,裡面的湯汁還燙嘴呢!一咬,滿車廂的包子香氣。

梁實秋先生談美食,吃湯包的最大樂趣,就在這一抓一吸之間!

正經到天津的店子裡面吃包子,吃的是剛出籠的。拿一個咬破,一不留神湯汁就流到手掌上。有的人沒經驗,一燙就舉起手來回晃,沒想到湯汁順著胳膊,竟然流到了脊背上!這也是表現天津的包子湯汁豐富。郭德綱有一段相聲,講的是吃糖餅能燙到後腦勺,和梁實秋寫的這段相類似。

天津的包子,湯汁夠多了,可還不是最多的。北京玉華臺的湯包,那才是真正藏著一肚子湯。一個籠屜裡有七八個包子,一個個扁扁地塌在籠布上,吃這個講究技巧。有的人第一次吃,又怕燙手,又怕弄破了包子皮,猶猶豫豫,結果多半是皮兒破了,湯汁也流得到處都是,一塌糊塗。

那資深的食客怎麼吃呢?須要膽大心細,眼明手快,捏住包子的褶皺一下子提起來,那包子會猛地向下墜,像小牛吸乾了母乳。不過不要怕,趁著包子皮堅持沒破的那一小會兒,快速丟到自己的碟子裡。吹著氣,輕輕咬破包子皮,緊接著把湯汁一次吸下肚子。然後帶著愉悅的滿足感,慢悠悠地把剩下的包子皮吃乾淨。

這便是湯包的吃法,從上海到天津再到北京,各地皆有不同。

梁實秋先生談美食,吃湯包的最大樂趣,就在這一抓一吸之間!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談到的,絕大多數是我們平常接觸的食物,既有醋熘魚、烤羊肉、佛跳牆這樣上桌的大菜,也有蓮子、栗子、豆汁兒等手邊的小吃。甚至麥當勞,他也要談一談。

我讀這本書,感到尤為珍貴的是延續至今那一茶一飯的煙火氣。長長的年月一晃而過,這樣一本談論平凡美食的集子,尤其能讓我們感受到過去的溫度。

最後摘錄書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挺適合當作下飯菜。梁實秋說:

“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