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盘绕父母结

情牵盘绕父母结

腊月二十七,看山东电视台综艺节目,著名演员、山东老乡邵峰的一席话很有感触,工作忙等等都不是不能回家的理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包括军人,都有时间回家和父母团聚。

有人说现在春节没有年味了,其实和父母相守就是真正意义的春节,其他都不重要。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走了的父亲。记得父亲生前说过,想当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泰安,后来添丁增人,熬成了一大家子,言语中流露出自豪。

我自从参加工作后,特别是成家后,每次回家和爸爸聊的最多的是单位、工作,聊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更多的是近期写了几篇文章以及发表后的体会,还不时聊聊家乡临朐以及爷爷和家乡亲人的过往,曾记得父亲说,抽机会弄个面包车拉着全家人,一起回趟临朐老家。父亲啊,儿子不孝,没有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父亲对孩子的爱往往无声,记得我80年代在鲁西南上学,课间操后最愿意到传达室,看看有没有家里的来信,每到看到父亲用毛笔或钢笔隽永的字体写的信封,都是一些叮嘱,往往还夹杂着20斤粮票,我很是激动。83年菏泽5.9级地震后,一上午父亲不停往学校传达室打电话,终于在临近中午才挂通,可想而知,父亲对我的牵挂。

几乎是每个月,母亲缝制白布皮包裹,里面装上五香花生米,父亲写上地址,我接到包裹单后,也是一番激动,星期天到邮局取来包裹,还舍不得吃,饭后抓几粒塞在嘴里,别提那个香了。

父亲啊,知道你对我和弟弟期望很大,盼我在机关工作,干出点成绩,多发表点作品,有机会结集出版,你总是说,潜心专注5——10年一件事,总会比别人出成绩。对弟弟的学习、工作生活无时无刻不表露出拳拳之爱,虽然儿子没因为能写点小品文而沾沾自喜,但是父亲因我的文章和弟弟的画稍有成绩,而感到骄傲,特别是在人前都是夸赞,甚至是炫耀,这就是天下父亲的秉性。

我和弟弟愿写愿画,都是受到父亲的熏陶,父亲随手在纸上画的小狗、小兔,惟妙惟肖,只可惜父亲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看不到儿子的作品了,看不到你的孙子、孙女在成长了,如果有来世,我和弟弟再做你的儿子,父亲啊,咱爷俩没亲够,子欲养,亲不待是遗憾更是痛苦。

(孙晓明)

作者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理事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泰安市东岳大街221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