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着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据日本官方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日本超过50万的青年人选择了“蛰居”的生活方式,他们看起来就像过着类似于隐居的生活,并且不肯融入社会。

“失踪了的100万人口”

佐藤今年22岁,一天的睡眠时间长达16个小时,没有朋友。

不去上学,也不参加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在家里蹲了4年之久,距离自己半径身边3米之外的事情毫不关心,整天窝在只有6张塌塌米大小的单间公寓内。----这是《欢迎加入日本废柴协会!》的主角设定。虽然看起来有一点荒诞,但是却真实的叙述了生活中的这样一群人。

在日本生活的期间,越南摄影师 Maika Elan 就见到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佐藤”,他们被称为 Hikikomori,也就是蛰居族。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Shoku Uibori,蛰居7年

43岁的 Shoku Uibori 就是“失踪人口”中的一员。摄影师接触他的时候,他已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长达7年的时间了。他只是偶尔在深夜出门,然后购买一些泡面和啤酒。

他以前是一名商人,但是由于经营不善公司破产,之后便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最后将自己锁在屋中读书。10多平米的房子里就像一个孤独者的实验室,世俗的气息被完全隔绝了,呆在这里,软弱、颓废都因为没有可参照物而变得无法指摘。

“有点像仓鼠很爱自己的笼子一样,没有了笼子的话,仓鼠会惊慌失措。”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Shoku Uibori的房间

Shoku Uibori 并不孤单,因为像他这样的蛰居族,日本大概有100万。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定义:“蛰居族”一般都会有着这样的共同特征,不上学、不参加工作,也拒绝参与社会生活,并且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失踪”至少6个月。而有记载的最高记录者,蛰居时间长达40年!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蛰居族》双月刊

《蛰居族》双月刊曾报道过蛰居现象,其中提到34%的人蛰居超过7年。

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5到39岁之间的蛰居人数达到54.1万人,其中80%是男性,且大多数人拥有硕士学历。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真实的数字肯定远远不止这些。

因为这项调查仅统计40岁以下的人群,加上蛰居族们又有自我隐藏的特性,九州大学教授、神经精神病学家加藤孝宏推测,目前至少有100万日本人处于“隐居”状态,约占总人口的1%。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Fuminori Akoa,29岁,蛰居一年

Fuminori Akoa 对自己的评价很高,并且认为自己将来会有一番很大的作为,但是自己的兴趣以及目标总是经常变化,如今他似乎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一百万的人就这样“消失”了,不进行社交活动,也不参加工作,长达数年间都渺无音信。

情况不严重的,会在夜晚无人的时候出门溜达一圈,而情况严重的则拒绝走出自己的房门,日渐年迈的父母则只能通过食物包装袋来确定他们是否还依旧活在这世上。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Riki的房间被零食和散落的杂物堆满

有时,Riki甚至不需要吃喝,因为他的心理障碍比生理的需求大很多。

“其实他们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意识地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每天就是看书、上网、玩游戏。”加藤博士称。

蛰居者喜久井田在《我为什么不停地玩电子游戏》的网络日志中这样写道过:“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内心的压力大到足够杀死一只恐龙,但有游戏可玩,我不至于疯掉或者自杀。”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那些“消失”的年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桥本雅退学后,成了蛰居族

对桥本雅来说,父母的期待是一件沉重的事。他曾经是班里的佼佼者,某次考试失利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退学后,他成了蛰居族。

还有一些人,有的是因为校园暴力导致最后不再想去上学的孩子,还有的则是求职失败者,之后回到家中就失去了再次迈出家门的勇气。

这些容易让他们受挫,从而产生“劣等感”,最后陷入一种“未战先忧败”的死循环之中——“逃避”。

很多受访的“蛰居族”大多这样说道:“我也知道这是不正常的,但我不想改变。这里(房间)感觉很安全。”

而“蛰居族”并不单单只是在日本有,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他们的身影,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中国等,都有着这样的一群人。有研究发现,在失业率高的地区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