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坦克對於每個國家的裝甲力量建設都至關重要,其陸戰之王的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加上頻繁的戰亂,坦克在這裡混得更是風生水起。當今世界上經歷實戰次數最多的主戰坦克就出自這裡,那就是以色列國防軍自70年代末開始裝備至今的梅卡瓦主戰坦克。到今天,梅卡瓦系列已經發展到了MK4(第四代),為以色列的很多軍事行動保駕護航,立下了汗馬功勞。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以色列對於梅卡瓦的重視並非空穴來風,自1948年建國以來,從風雨飄搖到如今叱吒中東,期間以色列經歷了四次中東戰爭以及無數的大規模衝突,每一次都能給以色列軍隊的武器研發留下經驗,所以,每一款以色列武器的研發都是緊密結合中東地區的戰爭特點進行的,梅卡瓦也不例外。特別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人對於裝甲力量的運用有了更深體會,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開始研製更適合自己的主戰坦克,梅卡瓦主戰坦克便應運而生了。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熟悉坦克的軍迷朋友都知道,坦克設計有幾個原則:"防護、火力和機動性平衡"、"任務專一、目標專一"和"結構緊湊"原則;但以色列人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基於在戰場上得到的教訓,以色列人確立了"以防護為基礎、保護乘員為中心"的設計理念;最注重防護性,其次是火力,最重要的機動性卻被擺在了末尾。所以梅卡瓦號稱是防護性最好的坦克,真的是不要太任性。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不同尋常的設計自然會引來很多的爭議,主要都關於以下三點。

第一點:動力艙前置。

坦克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早已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架構,即通過後置動力單元來提高機動性,但是梅卡瓦卻正好相反,把整個動力單元前置。以色列人的想法是以此來增強坦克的防護性,提高成員生還率,不得不說在這方面還是很人性化的,相較於作戰性能,他們更多考慮了其有限的士兵資源。事實上,梅卡瓦在黎巴嫩戰場上也通過極少的人員戰損證明了這一設計的可行性。但這恰恰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點,前置動力單元犧牲了坦克的機動性,一旦坦克的前邊被擊中,坦克就趴窩變成了活靶子任人宰割,由此所造成的的人員傷亡恐怕也不會太少。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第二點:儲藏室設計。

坦克的儲藏室一般用於炮彈儲存,但是梅卡瓦位於車尾的儲藏室不單單能攜帶彈藥,還能搭載步兵,順便把步戰車的活兒也幹了,是名副其實的一車多用。但是話雖這樣說,卻違反了"目標專一"和"結構緊湊"的設計原則。而且坦克搭載步兵衝鋒的理念早已被步坦協同所取代,梅卡瓦保留這一功能,在裝甲車和步戰車發展成熟的今天,無疑是一種退步;這也是導致梅卡瓦坦克體積大、重量重、且機動性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第三點:配備大量輕武器。

除了標配的105/120毫米坦克炮之外,梅卡瓦還在車長指揮塔門上、裝填手門和坦克主炮左側分別配備了一挺7.62毫米輕機槍,部分型號上甚至有12.7毫米重機槍這樣的存在;還有更過分的型號炮塔裝設了可發射榴彈、煙霧彈和照明彈的60毫米迫擊炮!這樣奇葩的集成是要在上面開展覽嗎?當然不是!

前面也介紹了梅卡瓦是緊密結合以色列的實際所研發的,除了要遂行坦克正常任務,梅卡瓦還擔負著搭載步兵衝鋒和掩護步兵作戰的任務,正是這樣的作戰需求催生了頂著一腦袋輕武器的奇葩坦克。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其實,不同於皮兒薄餡兒大的蘇系坦克,片面強調機動性和火力;也有異於德系坦克強調機動性與火力,但目標專一的特徵;梅卡瓦自成一派,追求防護性與火力,也是適應中東戰場特徵的以色列style。正因為有了上述配置,不管是有限地域內的大規模坦克戰,還是深入巴勒斯坦人聚居區的清剿行動,梅卡瓦都能夠很好地勝任,所以我們並不能就其某個點的優劣來評價整個系統的好壞,畢竟,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中東的老鼠的才是好貓。

出了中東就寸步難行的奇葩!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蘇制T34

滿足區域作戰特徵的代價就是,梅卡瓦成了侷限性很大的一款小眾坦克:同樣作戰環境的阿拉伯國家他不能賣,出了中東這個圈子別人又用不上,簡直寸步難行,所以保持了零外銷記錄的梅卡瓦主戰坦克是以色列的"私人訂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