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端午節的由來

兒時問過母親,為什麼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在門枋上倒掛艾草、菖蒲,吃鵝吃莧菜,喝雄黃酒,有的地方還要賽龍舟呢?

母親說,在門枋上倒掛艾草、菖蒲,跟張獻忠剿四川有關。張獻忠剿四川時,有一天,他著便裝獨自遠出探察情況,沿途遇到許多攜家帶口奔走的人,其中有個手裡牽著個歲數小的孩子、背上卻揹著個歲數大的孩子的婦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問那婦女,大嫂,你慌慌張張地帶著孩子跑什麼?又為什麼把大的背在背上讓小的走路呢?婦女不知道面前的就是張獻忠,說,大哥你還不知道吧,張獻忠馬上就要殺來了,我是在逃命。我手上牽的是自己的孩子,背上背的不知是誰丟棄的孩子。婦女提醒張獻忠說,大哥,你有馬,還不趕快跑得遠遠的!張獻忠被婦女的善良感動了,於是說,張獻忠是我的朋友,我看這樣吧,你在門枋上倒掛一束艾草和菖蒲,到時候他看見門枋上有艾草和菖蒲,知道是你,就不會殺了。婦女把張獻忠的話記住了,並且走到哪裡就把秘密透露到哪裡。等到張獻忠剿過來,看見家家戶戶都倒掛著艾草、菖蒲,弄不清哪家是那婦女的,怕誤殺人,便罷了手。至於喝雄黃酒,母親還親自手蘸雄黃酒塗抹在我額上、臉上、身上,是因為在這天喝了又塗抹了雄黃酒不生瘡,不怕蚊叮蟲咬,更不怕被蛇咬。從前有個人娶了個蛇妖變成的女人,被一個道行高深的和尚知道了。和尚掐指一算,在五月初五那天,蛇妖要吃那人,便叫那人偷偷喝下雄黃酒。到了那天,蛇妖聞到了雄黃酒的氣味就心裡發怵,不敢輕舉妄動,那人也就保住了性命。母親說,這天不但要吃莧菜,而且要吃尖葉子的紅莧菜,才血氣旺盛。至於吃鵝,是因為鵝嗓子好,吃啥補啥,吃了嗓子響亮。然而對於賽龍舟,母親和一些老人都沒說出個所以然,我也不便再問。

也說端午節的由來

我所瞭解的我們地方上端午節的情形,大抵就是這樣。張獻忠剿四川是否當真,迄今史家、學者們仍然眾說紛紜,我自是不得而知。但我想,作為農民起義領袖的張獻忠,不會不知道濫殺無辜會引來什麼後果。於是我懷疑這說法在流傳中產生了謬誤。而人娶蛇妖的故事,就是我長大以後所知道的許仙和白蛇的故事,母親所說的情節與之有出入。母親的話沒有經過考證,不過人云亦云而已。至於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詩人屈原,則是在我成人以後的事情了。我是屈原的崇拜者,敬重其人品,他的愛國之心一直在激勵我奮進,叫我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我喜愛文學,因而對他的詩歌也就格外親近,至今還能背得《離騷》《九歌》等中的許多詩句。但是我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等,卻並非為了紀念他,而是出於尊重我們民間的習俗。我早就對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之說產生過懷疑,因為我從來沒有聽到老人們說過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跟屈原有什麼關係。如果真有關係,無論他們多麼無知,也不至於沒有一個人有所聽聞。以前的平民百姓多為大老粗,恐怕連屈原的名字都沒聽到過,何來的紀念?他們只知道紀念他們的祖宗、前輩及其至親至友。後來才知道,作為傳統節日的端午節,並不像老人們說的那樣複雜,也不同於自己的胡思亂想。原來,端午節始於中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而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卻是眾多,這裡不便贅述,僅擇其要簡述於下:

也說端午節的由來

其二,源於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770--前476年),名員,楚國人。其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當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受越國賄賂,讒言加害於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因此而死。伍子胥本為忠良之臣,臨死前對其鄰舍說:“我死之後,將眼睛挖出懸掛於吳京之東門上,我要親自看到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為江浙一帶紀念伍子胥之日。

其三,源於紀念孝女曹娥。該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東漢上虞人。其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也說端午節的由來

其四,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毋庸質疑,幾種傳說都有積極意義,令人仰慕、慨嘆,催人進取、更新。我不是什麼專家、學者,只能將諸種說法作個比較。相對而言,我認為古越民族圖騰祭之說更貼近於事實本身。作為古代的一個美麗傳說,無論它的年代距今多麼久遠,有一點卻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古人的族群意識是相當強的,而且眾所周知,搞個人崇拜是過了若干年以後的事。一種群體性的大型的重要活動的形成和固定,必須有利於族群的生存發展,這是最基本的前提,是首要因素。當時的人們,所處的環境十分惡劣,各種條件又極其低下,這一切他們不是沒有意識到;而與此同時,他們卻並不小瞧自己,認為自己是非常高貴的,絕非那些太一般的俗類。想象抬高了他們的身價,而幻想則驅使他們為實現願望作出積極的努力,並且形成一種不成文的規定。他們最低的也是最高的願望就是部族的興盛,龍的圖騰。正因為這樣,一種圖騰活動生髮、延續並擴展開來,久而久之,就成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一個地方乃至整個個民族的某種習俗,原汁原味,魅力持久,如口香糖般耐嚼,回味無窮。但如果把習俗跟某個偉人聯繫起來,以提升其所謂的境界,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樣一包裝,不僅改變了原味,而且是對習俗本身的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