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壟斷成“利潤奶牛”:汽車廠商對於供應原廠備件的供應商

不允許供應商直接向市面供應零部件產品,特別是經銷商,否則採取減單或者取消配套資格的懲罰措施。而這樣做的目的顯然還是為了保證利潤,據某歐美合資品牌4S店的零件採購部門負責人透露,零配件廠為汽車生產企業配套加工的配件,汽車生產企業在出廠價的基礎上加價30%供貨給4S店,4S店為了利潤,在廠家默許下又加價30%甚至更高賣給車主,最終4S店賣給車主的配件,價格比出廠價翻了幾番。

零部件壟斷成“利潤奶牛”:汽車廠商對於供應原廠備件的供應商

《反壟斷法》中第十七條指出,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而汽車廠商為了自身利潤,不顧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限定規則消費的做法,顯然侵犯了消費者自由選擇、自由消費的權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汽車行業的縱向壟斷已經存在一段時間。此次由進口車掀起的反壟斷呼聲警示我們,汽車行業的一些舊的經銷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侵犯了消費者的基本權益,政府與車企需共同努力謀求改革,尊重和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