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回乡的行李

1970年元旦刚过,加义公社丽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达老子”(即中央原商业部副部长、时任财政部监察组长喻杰),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回乡帮助搞建设。消息传开,乡亲们无不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部长回乡的行李

全大队乡亲们把喻杰回乡当作一件特大喜事。那时候丽江大队还没有通公路,距加义车站还有9公里的山路。达老子劳苦功高,60岁开外的年纪,又是雨雪天,能让他走回来么?于是大家为他准备了一辆轿子。而且按照乡俗,远方的游子荣归故里,乡亲们是要为他接“担子”的。达老子南征北战几十年,官至中央的部长,箱箱篓篓总有几个担子呀!于是还组织了一二十个挑箩筐扁担的年轻后生。大家浩浩荡荡地来到加义车站时,喻杰早已到了。

没有乌黑锃亮的小轿车,没有随从。他像所有的山区老倌子一样,坐在车站候车室的长条凳子上。白发苍苍,脸色黝黑,青布棉袄,两只手相抄在袖口内。喻杰少小离家老大归,青年人都只见过他的照片,从未亲眼见过他本人,此时此刻,谁也不相信眼前这位普通的老头当过中央的部长。

见了故乡的亲人,喻杰高兴得不得了。和他们寒暄、握手、问候。天太冷,大队书记怕冻着老人,说:“喻老,我们先回去打讲吧!”

“好,好,回去打讲。”

大队书记指挥年轻后生们“接担子”,问:“喻老,您的行李呢?”

陪同爷爷回来的元龙,指指靠墙的地方,那里堆着一个草席包,是用草席包着的一台大跃进时期生产的“东方红”牌缝纫机。还有一个被包,两口箱子,其中一口皮箱,一看就知道牛皮没经过认真的硝制处理,制作工艺十分粗糙,又笨拙又难看。人们后来才知道,这口箱子还是喻老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当工商厅长时,用来装公文的。

人们愕然了!中央部长的行李,当不得一个当兵三年的复员军人!

一阵沉默过后,大队书记请喻老上轿,喻老十分诧异,问:“坐轿?”

“喻老,烂泥巴路,很滑!怕摔跤伤坏您老人家的身体呀!”

喻老一挥手,说:“40年前,我是这样走出去的。今天,我也要这样走回去。”就这样,喻老跟大伙一样,踏上泥泞路滑的小路,一步一步地走到阔别了44年的家里。

部长回乡的行李

喻老回乡的壮举,简陋的行李,朴素的话语,不仅是对历史上的游子“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旧习的抨击,更是对一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锤炼,官至中央部长的老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敬爱的喻老首长啊!您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底里。

(朱占生)

部长回乡的行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