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回鄉的行李

1970年元旦剛過,加義公社麗江大隊黨支部書記接到從北京打來的電話,說“達老子”(即中央原商業部副部長、時任財政部監察組長喻傑),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回鄉幫助搞建設。消息傳開,鄉親們無不喜形於色,奔走相告。

部长回乡的行李

全大隊鄉親們把喻傑回鄉當作一件特大喜事。那時候麗江大隊還沒有通公路,距加義車站還有9公里的山路。達老子勞苦功高,60歲開外的年紀,又是雨雪天,能讓他走回來麼?於是大家為他準備了一輛轎子。而且按照鄉俗,遠方的遊子榮歸故里,鄉親們是要為他接“擔子”的。達老子南征北戰幾十年,官至中央的部長,箱箱簍簍總有幾個擔子呀!於是還組織了一二十個挑籮筐扁擔的年輕後生。大家浩浩蕩蕩地來到加義車站時,喻傑早已到了。

沒有烏黑鋥亮的小轎車,沒有隨從。他像所有的山區老倌子一樣,坐在車站候車室的長條凳子上。白髮蒼蒼,臉色黝黑,青布棉襖,兩隻手相抄在袖口內。喻傑少小離家老大歸,青年人都只見過他的照片,從未親眼見過他本人,此時此刻,誰也不相信眼前這位普通的老頭當過中央的部長。

見了故鄉的親人,喻傑高興得不得了。和他們寒暄、握手、問候。天太冷,大隊書記怕凍著老人,說:“喻老,我們先回去打講吧!”

“好,好,回去打講。”

大隊書記指揮年輕後生們“接擔子”,問:“喻老,您的行李呢?”

陪同爺爺回來的元龍,指指靠牆的地方,那裡堆著一個草蓆包,是用草蓆包著的一臺大躍進時期生產的“東方紅”牌縫紉機。還有一個被包,兩口箱子,其中一口皮箱,一看就知道牛皮沒經過認真的硝制處理,製作工藝十分粗糙,又笨拙又難看。人們後來才知道,這口箱子還是喻老在陝甘寧邊區政府當工商廳長時,用來裝公文的。

人們愕然了!中央部長的行李,當不得一個當兵三年的復員軍人!

一陣沉默過後,大隊書記請喻老上轎,喻老十分詫異,問:“坐轎?”

“喻老,爛泥巴路,很滑!怕摔跤傷壞您老人家的身體呀!”

喻老一揮手,說:“40年前,我是這樣走出去的。今天,我也要這樣走回去。”就這樣,喻老跟大夥一樣,踏上泥濘路滑的小路,一步一步地走到闊別了44年的家裡。

部长回乡的行李

喻老回鄉的壯舉,簡陋的行李,樸素的話語,不僅是對歷史上的遊子“衣錦還鄉,榮歸故里”舊習的抨擊,更是對一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錘鍊,官至中央部長的老共產黨員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敬愛的喻老首長啊!您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底裡。

(朱佔生)

部长回乡的行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