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古往今來,考試都有著選拔人才的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選拔官員主要經歷了四種制度: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世官制,起源於周朝的分封制,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顧名思義,就是“世代為官”,換句話說,當時各個國家的官職基本為世家大族所把持,只要這些世家大族沒有被毀家滅族,那麼他們的子孫後代就一直享有當官的特權,因此逼得很多有才華的讀書人想求取仕途,只能另闢蹊徑,比如遠走他國等。在這方面,秦國表現最為突出,他們大量任用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如百里奚、商鞅、張儀、范雎、李斯等等。

察舉制,起源於漢武帝時期,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察舉的科目主要分為常科(歲科)與特科兩大類。歲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祿四行;特科又分為常見特科和一般特科。其中舉孝廉的方式影響最大、選拔人才也最多。不過察舉制度有一重要特點,舉士和舉官並沒有分開,也就是說寒士和官員通常放在一起考核,這種方式顯然對於寒士來說比較不利,他們一沒背景,二沒金錢,想要被選上當官,也是一件殊為不易的事情。雖然東漢時期,針對察舉制有所改良,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情況。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公元220年)命陳群等人商討所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科舉制,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從曹魏開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這種選官制度,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確實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其選拔標準家世品德才能並重;同時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剝奪了州郡長官自闢僚屬的權力,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有利於加強中央的權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選拔標準開始發生變化。首先,選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擔任,而被選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時他們也往往出任高級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選拔權就被世家大族所壟斷,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最終成為世族地主操縱政權的工具。

最後要來說說最為重要的科舉制,它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故叫做科舉。

科舉制,具有四個顯著特點: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具有本質的區別),以成績為取捨標準。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了隋唐以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大批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由此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科舉制發展最為成熟的時期為明清時期,下圖的科舉簡表,供大家瞭解。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古代如何高考?

考棚是古代科舉考試的考場。在古代,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童試是最低級別的考試,相當於現在的中考。經過童試選拔後,才能參加鄉試,鄉試就相當於現在的高考了。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考場如何防作弊?

在科舉考試是考生每人一個單間叫“號房”,裡面監考很嚴,考生進入考棚時,要進行嚴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夾帶”。當考生進入考棚後,就要鎖門。考生們參加考試期間,“吃喝拉撒睡”皆在“號房”內,直到考試結束。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嚴防死守防作弊

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硃筆謄寫,稱為“硃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硃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舉考試排名三等

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來看看古代的“高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