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樓市調控政策越來越多,房價是否會下降?

眾所周知,現在調控政策波及限購限售的城市大部分還是有投資價值的城市。這些城市的特點就是人口和產業聚集,仍然不斷的有外來人口進入,有所謂創造財富和剛需的能力。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越來越多,房價是否會下降?

拿北京舉例,全國有權有勢一大半都集中在北京或者在北京有房產。互聯網和金融的發展,更是不斷造著創富神話。比如小米最近上市,創造了5000個富豪。這些都是買得起房的剛需。再加上各種拆遷戶啥的。調控政策,只是限制了這些人的買賣,但其購買力一直有而且不斷加強。歸根到底,一個地方想要發展和長治久安,還是需要源源不斷的活水引入,而非閉關鎖國閉門造車。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越來越多,房價是否會下降?

限購限售其實鎖死了,資金流入這些城市的步伐。但這些城市也很賊,以搶人才為由,變相放開放鬆各種限購限售政策,比如西安大專落戶,長沙、武漢、成都本科落戶。在現在大學都要成為通識教育了,這些落戶政策,其實就相當於變相打開了大門。拿西安為例,西安落戶政策出臺後,大規模人員落戶,落戶即買房,硬生生的把西安房價從6-7k推高了一倍。西安並沒有停止增長,反而在落戶政策後,繼續上漲。著實打臉。像這種兵家必爭的城市,要早做打算,並且限購後,往往迎來一波短期下跌,這會就是最佳上車時機。抓緊上車嘍。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越來越多,房價是否會下降?

這麼說,中國的樓市其實需要著重考慮三個方面因素,一看人口流動,二看民心所向,三看民間資本。房地產長期還是要上漲的,城市化的紅利遠遠沒有結束,至少還有20年。就在大部分從業人員都認為房價下跌的時候,北京的房價確實跌了,一二線的房價也卡住了,然後某東南沿海某地級市的均價又漲了20%,儘管也在限價和限購。從過去十年來看,雖然調控放鬆後,市場會反彈,但這並不代表之前的調控就是無效的!房產調控哪一次沒有效了?放眼當地城市看看,哪次調控之後,市場不會經歷低迷調整期?只不過是市場冷卻需要時間罷了,房子畢竟是不動產,買賣雙方心理博弈會拉長成交週期,不可能像股市一樣應聲而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