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产业在线关注:潮涌长三角,抱团共取暖

Kopu产业在线关注:潮涌长三角,抱团共取暖

目前来说,可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当今时代,区域之间零和博弈的理念已然落伍,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6月1日不仅是孩童们的节日,更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长三角这片年轻城市的节日,在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由三省一市共同研究制定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内容正式发布,并且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等一批项目现场签约。这个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100亿元,将推动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链优势企业加速发展,促进长三角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Kopu君认为,长三角的联动发展,实则是时势和民心所向。

Kopu观点:起点高——历史条件优越

长三角,人们形容它“地势平坦,河网交错,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四个板块,是国内公认的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资本、科研、产业集群等角度来看,长三角在各个资源上都算得上优势显著,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均衡,动态联系紧密,对外联系与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全国之首,同时政策面上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号也相当明确。

另外,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了对长三角区域实施城市群发展机制的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海这个中心城市为依托,长三角其他各省市、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愈发密切,城市群的合作发展机制也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并跟同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滚轮持续提速。现今,长三角城市群已经跻身于“全球六大城市群”的行列之中。从城市来看,除了上海外,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的经济总量都已经陆续迈入“万亿俱乐部”,而杭州更是凭借自身经济、环境、就业、宜居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成为“新一线城市”(见Kopu产业系列报道)。

Kopu产业在线关注:潮涌长三角,抱团共取暖

Kopu观点:效率高——深化区域合作

长三角地区是一核多中心的城市群样板,区域内上海的强心脏地位不断强化,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与辐射作用,此种作用将沿主要交通轴线释放。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核心城市,对周边省市的外溢效应相对较强,未来长三角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特色在于5大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这些城市本身已积攒足够能量,开始向外输出,带动所在片区发展;5大都市圈将成为长三角主要动力来源,他们已经形成“Z字形”空间格局。未来,位于这条发展带的城市仍然是重点,但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推动,长三角发展腹地更为广阔,发展轴线也更为多元,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杭金发展带,都将成为新的发展线路,更多城市将参与长三角的成长。

Kopu产业在线关注:潮涌长三角,抱团共取暖

Kopu观点:突围战——瓶颈仍需攻坚

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强城市群,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聚集能力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交汇,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长三角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但同世界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依然存在薄弱环节,长三角诸城如何突围成关键课题。

目前来说,长三角在深层次发展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政府与市场的不协调: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开启可以说是政治动员的产物,因此政府在长三角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少地方仍是“强政府、弱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与市场间的矛盾,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阻碍和桎梏;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区域间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上海、苏南、浙北地区的要素资源比较丰富,而苏北和浙南的资源相对匮乏,安徽更是整体落后;3、各地产业同构,集聚水平不足:长三角核心区各个城市中,超过半数都将汽车、石化、通信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难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与集聚水平的不足;4、城市间协调联动性不够: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来看,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未能形成,“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明显,城市间协调联动性不足,难以发挥城市群效应,影响一体化发展。

Kopu产业在线关注:潮涌长三角,抱团共取暖

单打独斗的城市没有未来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产业发展高地,联动发展能力需补强。竞争背景之下,各个城市产业实力大多不俗,形成具备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 未来城市间的产业竞争进入差异化对决。

一体化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不一样的长三角”,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