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世界盃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世界盃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2018年世界盃將產生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文/劉家奴

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世界盃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BBC報道,全球知名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11日發佈的《2018年世界足球報告》(World Football Report 2018)稱,國際足聯在2015-2018年的廣告收入為14.5億美元,相比2011-2014年的16.2億美元下降了1.7億美元。尼爾森指出,與此前兩屆盃賽週期相比,2015年至2018年週期,贊助的“推銷非常艱難”(a tougher sell)。不過,“包括來自中國的一批新的贊助商,幫助國際足聯渡過了難關”。

2016年,中國萬達集團成為FIFA新合作伙伴,合同有效期為15年,也就是說,在未來4屆世界盃,萬達都將與國際足聯展開合作。萬達集團在新聞通稿稱,“這說明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以萬達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已具備了世界級的競爭實力。”

就這屆世界盃而言,在俄羅斯的所有比賽場館,只可以買到蒙牛的酸奶和冰淇淋。國際足聯全體工作人員也將統一配備Vivo智能手機,作為賽事官方移動通信設備。本屆世界盃將是FIFA首次採用區域支持商取代此前的主辦國支持商,成為贊助體系中最底層的一級,覆蓋歐洲、北美、南美、中東和亞洲5個區域,贊助權益包括比賽期間的LED廣告板曝光、比賽門票獲取機會和所在區域的品牌推廣權。區域支持商數量也擴大到20個席位。然而,儘管贊助席位較往屆增長不少,俄羅斯世界盃的招商情況卻不甚樂觀。五大區域中,只有歐洲區四席全部售出,而且均來自俄羅斯當地,包括銀行Alfa-Bank、鐵路公司Russian Railways、電信公司Rostelecom以及鑽石開採公司Alrosa。

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世界盃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看似狂熱的中國資本買下三個亞洲席位,但該區域亦未能滿員出售,而相比之下,北美及中美洲地區以及南美地區甚至一席都未售出。尼爾森體育公司總經理格倫·洛維特(Glenn Lovett)認為,“亞洲贊助商的聲望在增強,實際上也是2018年世界盃最重要的贊助來源,佔總交易的39%。”亞洲贊助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中國贊助商首次嶄露頭角。在7家中企贊助商中,3家亞洲區支持商可能對大家來說比較陌生,尤其是指點藝境和帝牌。

國內體育商業媒體“體育大生意”報道,世界盃亞洲區贊助商獨家銷售代理雙刃劍介紹,從去年10月得到銷售權開始,先後向國際足聯推薦了30餘家企業。代理權5月底到期,今年2月,電動車企業雅迪集團簽下第一單之後,指點藝境和帝牌幾乎都是壓哨簽約。企業工商資料顯示,指點藝境(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主營計算機軟件開發、開發多媒體軟硬件產品的科技公司。

而最新公佈的帝牌以商務男裝為主,這家2004年創立的服飾公司位於福建泉州——安踏、喬丹、特步和361°等本土運動品牌均誕生於此,但一眾體育企業並未嘗試成為世界盃贊助商。在此之前,帝牌曾涉獵體育領域。2016年,帝牌成為北京控股足球俱樂部的西服供應商,並於2017年成為中超重慶當代力帆俱樂部的贊助商。除了中企佔據贊助商近1/3的份額外,據國際足聯官網統計,自2017年9月開始售票,已經有超過4萬張世界盃球票被中國球迷買走,購買數量高居世界第9。

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世界盃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球票購買數量排名:俄羅斯(871797張)、美國(88825張)、巴西(72512張)、哥倫比亞(65234張)、德國(62541張)、墨西哥(60302張)、阿根廷(54031張)、秘魯(43583張)、中國(40251張)、澳大利亞(36359張)、英國(32362張)。

《紐約時報》報道,國際足聯文件顯示,上一屆賽事結束後四年的總利潤為1億美元出頭,其中前三年虧損9.97億美元,今年的利潤據估計為11億美元。2018年世界盃將產生61億美元的營收——比國際足聯此前預估的數字高10%,較上一屆即2014年在巴西舉辦的世界盃多13億美元。來自電視轉播權銷售的營收比國際足聯定下的30億美元目標高2%,國際足聯簽下的贊助交易比預期的14.5億美元高出2億美元,這大部分是有中國企業貢獻。

由於美企未參與區域支持商的贊助,從國際足聯公示的贊助商名單來看,共有4家美企成為贊助商,包括可口可樂、Visa、百威和麥當勞。在前兩級贊助商數目上,中美兩國比肩。

萬達體育副總經理趙相林指出,“這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的國家實力提升。”趙相林指出,同時中國企業在國際化戰略推進中,更側重於品牌在國際上的傳播。從投入產出比來看,“世界盃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的電視頻道播出,根據贊助的權益回報,僅品牌曝光一項的回報就會超過我們投入的贊助費,”趙相林坦言,而本次通過贊助世界盃的權益回報還包括諸多其他內容。

蒙牛CEO盧敏放也表示,“蒙牛贊助世界盃不僅是一次商業機遇,更是蒙牛參與國家戰略非常重要的依託。”

國內娛樂節目冠名費過高世界盃61億美元營收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貢獻

國際足聯官網介紹,在合同期內,贊助商的權利包括使用官方標識,公司標識會出現在所有國際足聯的出版物以及官方網站。級別更高的合作伙伴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全方位的推廣。

有中國民眾稱,如果國足能夠進世界盃,估計場地內國足比賽,幾乎一半球迷會來自中國,可惜國足年年不爭氣!最後逼得國際足聯出大招,特許國足為終身免預選賽世界盃決賽階段參賽隊。國際足聯甚至為此大傷腦筋:先生們我們有一個艱鉅的任務,怎麼樣才能讓中國隊進入世界盃?

如果國足進了世界盃,我都能想到中國有多瘋狂,一定還會砸更多錢。有人總結,說這筆錢花的冤枉的朋友根本不知道現在國內娛樂節目的冠名費用有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