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過端午,當然首選秭歸。在這裡可以拜祭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這裡可觀摩傳承千年的屈原故里端午祭祀儀式,以及龍頭點睛、龍頭下水、遊江招魂等儀式。感悟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感受楚風楚韻、品味珍饈美食,體驗楚國博大精深而又精美講究的飲食文化。

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秭歸縣名來源《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在秭歸,一年有三個"端午":農曆五月初五是"頭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三個端午,實際透出秭歸人作為屈原親人、家人的無限追思。傳說中,五月五是屈公祭日,五月十五開始為屈公辦喪事,二十五喪事結束。

在屈鄉,所有的端午民俗都與屈原有關。遊客在這裡可體驗秭歸獨特的端午習俗。

1包粽子

端午包粽子是各地都有的習俗,與眾不同的是,湖北秭歸的粽子,一定要包得有稜有角,還要在中間放一顆紅棗。秭歸的粽子寓意深刻,蓼葉做粽子的外衣,寓意長青不老,雪白的糯米則意味著屈原廉潔清貧的一生和純潔的精神,三角的形狀則代表屈原剛正不阿,有稜有角,包一顆丹棗,蘊含屈子一片丹心,忠貞愛國。

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2佩香囊

秭歸人為承襲屈子文風及其精神,將香袋中裝上桂皮,花椒,丁香,茴香等,這些香料在屈原的作品中也有提到。佩戴香囊既可以驅邪避兇,強身健體,又能銘記屈原作品,緬懷屈原。

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3賽龍舟

秭歸端午習俗正式拉開序幕,是在每年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黎明。人們在龍舟下水前祭江,為"龍舟披紅",舉行遊江招魂。只見父老鄉親身穿祭服,在獨具特色的艾蒿門前擺上豬頭、羊頭、供果、紅燭和香爐,面向長江,先燒紙再殺雞,然後取血和酒,奠酒祭江、祭龍頭。禮畢,眾人一起到江邊安龍頭下水。同時,龍舟中的擊鼓人扮屈原之妹屈么姑,呼喚:"我哥回,我哥回……"龍舟開始遊動。不久舟至江心,便接唱《遊江》呼喚屈子魂歸:安安然然回故鄉,好和鄉親過端陽。

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4抹雄黃酒

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在屈鄉,這個習俗至今保持著。

端午節不得不去的旅遊地——屈原故里秭歸

在秭歸,遊客還可體驗掛艾葉、給孩子洗艾葉澡、寫對聯等秭歸獨特的端午習俗。"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歡迎各位去秭歸感受真正的端午節。除此之外,在秭歸還可以參觀三峽大壩,感受三峽之美,端午節到秭歸,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