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在買房的,小心“一房難求”變成“無效需求”

現在還在買房的,小心“一房難求”變成“無效需求”

最近樓市最大的看點就是調控限價,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導致樓市熱火朝天。大家都指定,現在部分城市仍然"一房難求",全國各地的樓市彷彿沒有冷卻的可能。扳指一算,到目前為止,調控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樓市仍然餘溫不減,這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不過,話說回來,限價導致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掛,買到就是賺到,這是大部分人認同的道理。

以成都某樓盤為例,周邊二手房均價兩萬出頭,但該樓盤限價為1.2萬,存在極大的套利空間,只要參與搖號,搖到一套房,分分鐘賺到上百萬。

知情者戲稱:幸苦一天搖號就白賺一百萬,只需要站著賭一把,誰不願意?

所以,原本根本就不想買房的人,看到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存在巨大的利益,馬上動員身邊所有人參與搖號,這就是當前"一房難求"的原因。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房難求"將變為"無效需求":

二手房房價大幅度回落,低於新房價格,那麼搶房將會毫無意義;

新房供應量大增,足以滿足市場需要,未來持續限價,買入二手房將無法售出,畢竟新房價格更低。

現在還在買房的,小心“一房難求”變成“無效需求”

所以,只要出現這兩種情況,搶到的房不僅無法獲利,而且還有虧本的風險。

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只是假設而已,但是限價本身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剛需能夠買房,不是加劇市場的供需矛盾。不相信,源於大家從上到下都不相信房價會跌,也沒有人認為自己是最後的接盤俠。

現在還在買房的,小心“一房難求”變成“無效需求”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樓市只要有利益就存在炒作的勢頭;

但從非理性的角度來看,價格倒掛,傷害的卻是真正的剛需購房者。

中籤率屢創新低,利率不斷上浮,房價不斷攀升,買房還要裝修,種種跡象表面,剛需已經被排除在樓市之外。

大家都有一個疑問:這場鬧劇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

上月,多個城市被相關部門約談,提出了增加土地和房源供給,加快保障房建設,培育租賃市場等要求。有以下幾個作用:

土地多了,地價就便宜了,地價便宜,房價也便宜了;

保障房多了,部分群眾就可以不用買房了;

租賃市場一建立,58同城租賃房源增多,房租就會降低,房價也會回落。

現在還在買房的,小心“一房難求”變成“無效需求”

並且人民日報前日發文呼籲:房地產調控不能鬆懈,還將持續收緊。不僅給樓市透露信號,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而且給樓市仍然還在搶房的人敲一個警鐘,所以,樓市搶房不可取,現在還在買房的,小心"一房難求"變成"無效需求"。各位網友認為呢?如有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