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森鐵故事匯三:白手創業1951年大興安嶺開啟森鐵時代序幕

大興安嶺森鐵故事匯三:白手創業1951年大興安嶺開啟森鐵時代序幕

大興安嶺森林

1951年春天,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第一代開發建設者,受命研究林區木材機械化生產問題的翟篤森、包鈺藩等人在阿爾山森工局五岔溝作業所發現了一座廢棄的機庫。機庫裡有3臺破損的內燃機車和一些平車,以及一條掩藏在雜草叢中的窄軌車道,是日偽時期的遺留物,早已廢棄。之後在海拉爾招募了幾個汽車司機,竟然修復了其中的部分內燃機車,於是有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木材生產歷史上第一次的森鐵運輸記錄。


1945年8月,蘇聯和當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對日宣戰,蘇聯紅軍從北東西三個方向進入中國東北。西線蘇聯軍隊和一支蒙古軍隊進入呼倫貝爾地區向東推進,除通過中東鐵路和阿木古郎—罕達蓋—阿爾山兩條線路外,還有一條通過伊敏至現綽爾林業局大蔥山林場,然後沿塔爾氣河—綽爾河—扎賚特旗向東推進的線路。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人在綽爾林業局大蔥山林場施業區發現被遺棄的蘇軍坦克,那會兒廢鐵正貴,坦克上凡能被拆解的部分皆被拆走賣掉。

大興安嶺森鐵故事匯三:白手創業1951年大興安嶺開啟森鐵時代序幕

蘇聯紅軍在大興安嶺行軍


日本從東北撤走後,呼倫貝爾出現了政權真空,東蒙古代表人物再度策劃了自治,並得到了當時中共東北局的認可與支持。1946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在事實上開始由黨領導,這期間,主要是收揀日偽時期遺留的陳材。1947年黨領導下的第一個林區工會在庫都爾成立。之後在烏爾旗漢林業局一帶組織過打秧草支援解放戰爭,在綽源林業局烏丹河一帶組織過生產碳墨為東北局辦公、宣傳之用。1948年1月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隨同呼倫貝爾歸屬內蒙古實行統一自治。這一年的11月內蒙古自治區林務局在烏蘭浩特成立,下設白狼、扎蘭屯、牙克石、巴彥四個分局,各分局下設作業所,作業範圍主要包括在現阿爾山、綽爾、綽源、烏爾旗漢、庫都爾等林業局。

大興安嶺森鐵故事匯三:白手創業1951年大興安嶺開啟森鐵時代序幕

大興這嶺森林


開發大興安嶺得到了國家的度高重視,1954年國家決定將牙林線鐵路由庫都爾向圖里河延伸。在鐵路鋪軌到圖里河林區之前,圖里河森工局已完成了木材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並組織了木材生產,但由於鐵路尚未修通而無法外運,結果這些木材生了蟲子,招來了很多啄木鳥,被《人民日報》以漫畫的形式點名批評。這雖然是件砢磣事,但也從側面體現出當時國家對大興安嶺木材生產的重視程度。

大興安嶺森鐵故事匯三:白手創業1951年大興安嶺開啟森鐵時代序幕

鐵路向大興安嶺腹地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