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冥思

读书与冥思

读书与冥思

當冥思成為美麗的時候,讀書是生長在荒原上的一棵胡楊。有一首小詩寫得非常好:心靈在黑暗中緩緩漂移,融入無邊的黑寂裡,我在冥思中醉去。

是的,讀書人的冥思,是一種理性的醉。閉目佇立在書架前,既輕鬆又有趣,讓心靈寧靜而神聖。冥思,會使人的呼吸變長、變慢,點滴入懷,濡染沉夢,靈感光顧,獨自心知,真的快樂如孩童呀!

冥思時刻,只隱然覺得:晚春,只剩下一片薄暮;薄暮,只剩下一隻布穀。那隻布穀,用顫音鍥而不捨地探測著空寂,也婉轉在我的深處。冥,不是死默,是一種純粹、自由的狀態;思,也不是胡想,是一種乾淨、透明的會意。

一直生活在讀書之中的人,總是不會忘記那些因冥思帶給他的細小快樂和體味。冥思是休息,是整理,是留給自己的頓悟時間。閱讀使我們更樂於肯定自己的生活,而冥思在深層次嘉獎了靜思的意義。李白的《靜夜思》,就是一次冥思的是詩性收穫。於是,冥思生出了藝術的翅膀。

現代作家夏丐尊說,凡是讀書,不以瞭解事物的形象就算滿足,還要捕捉潛藏在事物背面或裡面的生命。這就需要冥思。冥思能把泥土變成說話的生命,把水變成美麗的女子,把燈火變成跳動的生命。如果沒有冥思,昏於心眼的人,太直板、太淺顯,庸常不能預示的東西他就無從洞見,也無從理解。

會冥思的讀書人,比馬不停蹄的讀書人,洞察更為敏銳,思維更為深邃,創造力更為強勁。學會冥思,至少是打開了一個窗口,讓一些存活於內心的想法不經意地冒出來。能夠冥思的讀書者,有時可以進入一個高度澄明的境界,大大開拓精神的疆域。當某種想法與動念,成為幼苗,那種欣悅勁兒就甭提了。你信不信,勤奮讀書加上適當的冥思,還能舒解緊張的精神生活呢。

將閱讀世界的層次感與個人生活的色彩美糅合一處,既可激發人的冥思,又給人帶來思維、邏輯上的收割快感。雖然在冥思中獲得靈感,可遇不可求;但讀書人在冥思時,若配上音樂,幾乎可以達到遐想聯翩的效果。思想的星光、意象的噴泉、情感的玫瑰,還有人生與讀書的感悟,精神與心智的敏感,能力與技藝的突進,都離不開冥思這個幕後推手。

有趣的是,美國出版過一本暢銷書,書名叫做《如何與你的狗一起冥思》。作者雅各布說:“狗是天生的冥思者,和狗生活在一起,可以讓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冥思。”此真乃冥思高論。與狗一同冥思,只是冥思的通俗方法之一。其實,冥思有很多種,有坐禪的冥思,也有站立姿勢的冥思,更有躺在床上的冥思,甚或舞蹈式的冥思。

美妙的冥思,可憑藉一些時間重新憶起你閱讀生活的神性與靈性本質,經年不變的讀書人在這方面可謂得天獨厚。因而,冥思改變了書,也誘發了你的進一步解讀,使讀“死書”變成讀“活書”。不是嗎,那些經常處於冥思態的人,總是會用潛在意識的力量梳理讀書心得與體會。

如果不能超越視覺,縱浪大化之中,如果不能用心靈去冥思,去暢往——那崑崙之大、那讀書之翰,又如何走出“圍於寸眸”的狹小範圍呢?讀書好比讀地圖,冥思則把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經過的事,變成了美妙的山水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