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白鹿原》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白嘉轩?真正原因在这里

前几天写了几篇关于《白鹿原》的文章,写完之后,有很多人留言说自己是不喜白嘉轩的,其实我读完《白鹿原》之后,也是感到白嘉轩像是一个没有丰富灵魂的一个人物,这让我想起《水浒传》里的宋江,两者虽然相差很大,但还是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白嘉轩在处理很多事情上都存在着双重标准,如在田小娥的立场上和对待白孝文的立场上,犹如宋江也一样。

田小娥被黑娃带回白鹿村的时候,白嘉轩作为族长是不承认田小娥是白鹿村的一个媳妇,因此也不允许她进祠堂,然而最后田小娥和白孝文勾搭上时,为什么要用族规惩罚田小娥?还有白嘉轩的女儿百灵,白嘉轩始终无法接受百灵的叛逆,仙草的几次苦口婆心的劝告,白嘉轩仍不为所动,但为什么对白孝文确那么容易的宽容?难道只因他又“出息”了?其实我们看一本小说,有些人我们就是喜欢不起来,甚至有时还不清楚什么原因。

看完《白鹿原》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白嘉轩?真正原因在这里

我为什么第一时间想到宋江,我们看看宋江,按理说是在《水浒传》里,是一个集仁义礼、信忠孝于一身的一个人,外号常用的就有两个,一个是及时雨,一个是孝义黑三郎,看这绰号就知道,江湖上对宋江的印象,但我就是不喜欢他,你说他忠,那当知道晁盖事情败露时,你当时堂堂一个国家公务员,为什么要去通知晁盖?如果说这是义,那最后知道自己喝毒酒的时候为什么要李逵和自己一起,理由是担心李逵造反,这时又把义放到了忠的后面。

看完《白鹿原》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白嘉轩?真正原因在这里

再说宋江的孝,那是可是出了名的孝,孝义黑三郎的绰号都戴上了,到了梁山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老爷子接过来,但李逵去接老娘的时候,就显得没有那么积极,最后知道李逵的娘被老虎吃了,好像跟没事似的,一点也不体谅李逵的感受,其实我认为宋江对待这些忠义礼孝,也是此一时彼一时。

看完《白鹿原》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白嘉轩?真正原因在这里

白鹿原里只有一个完美的人,那就是朱先生,虽然白嘉轩很尊崇朱先生的为人,但他远没有朱先生活的通透,我想本质就是在这里,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坚定过所谓的立场,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明哲保身,腰杆可以更硬,而这种问题的根源,我觉得是在视野上,或者叫知识上完全不能和朱先生比,而且还固执己见,只认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东西,难怪陈忠实要让黑娃给他砸断那根又硬又直的腰杆。

本篇文章参考《白鹿原》原著,而非电视剧,因两者内容有部分差异,后者并非完全终于原著!

文: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