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風雲53 征服者的消逝

在安卡拉戰役(1402年)一舉中消滅了奧斯曼帝國的主力之後,帖木兒乘勝進軍。接下來的戰爭變成了一場行軍式的散步。帖木兒的騎兵橫掃小亞細亞半島,一直打到愛琴海邊,安卡拉戰後五天後就輕鬆攻下了奧斯曼帝國的故都——隔海和君士坦丁堡相對的布爾薩。巴耶塞特一世的幾個兒子各自割據一方,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並喪失了在巴爾幹地區的部分領土,其中包括薩洛尼卡、馬其頓和科索沃。帖木兒倒也無意徹底消滅奧斯曼帝國,把諸埃米爾的領地歸還被奧斯曼帝國廢黯的原君主,把另一些歐亞領地歸還巴耶濟德一世的幾個兒子,只要求他們承認是自己的藩屬,基本上恢復了小亞細亞的政治格局後,不久就班師回國。但他對於“雷霆”的打擊卻的的確確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使得這個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的千年帝國在土耳其人的包圍下仍能苟延殘喘半個世紀之久(至1453年)。

為此,帖木兒集結了20萬大軍(一說步兵騎兵各20萬),並按波斯和突厥習慣為這支大軍籌集了足夠七年的糧秣。由於中國內地同河中之間的這段地區耕地很少,人煙稀薄,所以他命令每個人除了本分的給養以外,另帶兩頭乳牛和十隻乳用山羊:並且告訴他們說:給養完了的時候擠奶吃,奶擠幹了的時候再宰了吃肉。

在此之前,他“派出大軍去征服錫爾河以外的各異教徒部落,並在那裡建立軍需站。以作為第一步。他還派出特使蒐集有關道路和供應方面的詳細情報”。實際上,由於早年與東察合臺汗國的征戰,帖木兒對蔥嶺(帕米爾山脈)以東的今新疆地區的地理狀況並不陌生。為了瞭解明朝的情況,帖木兒甚至派人到北京居住了6個月,從事調查。按照這些自明朝歸來的間諜的說法,“中國首都,距海不遠,其廣大雄偉,過於大不里士(舊伊利汗國首都)之 20 倍雲”。這更加勾起了帖木兒對財富的渴望。

萬事俱備之後,1404年11月,帖木兒冒著凜冽寒風從撒馬爾罕出發東進,次年2月,他的東征大軍已經渡過了錫爾河並進入今天的中國新疆境內。按照當時帖木兒方面的計算,這只是漫長遠征的第一步:從撒馬爾罕到北京的距離有近半年的路程,即從撒馬爾罕到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行程25天,從喀什噶爾到和田行程15天,從和田到喀拉和草行程35天,以喀拉和草到帖爾加烏爾行程31天。帖爾加烏爾(可能是指嘉峪關)是進入明朝統治區的必經之關。從帖爾加烏爾到長安(西安)城,行程45天,從長安城到北京行程40天。從撒馬爾罕到北京全行程需要181天。

帖木兒東征的消息不脛而走,明廷得知“撒馬爾罕回回(指帖木兒)……假道率兵東向”後,雖然仍舊認為“彼未必敢肆態如此”,但終究考慮到“邊備常不可怠,昔唐太宗兵力方盛,而突厥徑至渭橋,此可鑑也”,下令甘肅總兵官宋晟“練士馬,謹斥候,計糧諸預為之計”,做了一定的迎戰準備。

只是這一場戰役終於沒有發生。帖木兒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1405年1月19日,“跛子”帖木兒在嚴寒中猝然病逝,時年70歲。他的遺體最終於1405年2月23日葬於撒馬兒罕,至於帖木兒遠征明朝的狂妄計劃,終被他的繼任人明智地取消。鬆了一口氣的不只是明朝,東察合臺汗國對於帖木兒大軍“假道”東征的說法也是憂心忡忡,然而卻無力抗拒,只有納貢稱臣甘為附庸。這時忽然傳來了帖木兒的死訊,實在令東察合臺汗國君臣如釋重負,帖木兒死後第二年,東察合臺汗國方面就打算出兵西征,奪回撒馬爾罕了。

蒙古風雲53 征服者的消逝

帖木兒的陵墓

由於帖木兒實行封建采邑制,他把自己征服的廣大地區分別封給自己家族的成員(王子、王孫)、諸將領、異密和各地原來的統治者。各封建主世襲地佔有自己的采邑,對人民徵收賦稅;這就使得帖木兒征戰一生建立起的龐大帝國在他死後即將開始瓦解,繼續擴張已成泡影,維持帝國的疆界也很難辦到了。從帖木兒去世後的次日起,撒馬爾罕的宮廷裡就開始發生口角、武力襲擊和宮廷政變。河中地區成了帖木兒的王子王孫們互血腥爭鬥的舞臺。僅僅半個世紀後,偉大的征服者帖木兒的後代除了河中地區、伊朗東部諸省和南部諸省一部分之外,很快就丟失帖木兒征服的全部領土,而淪為河中和呼羅珊地區的小諸侯,甚至連這些有限的領地也在互相敵對的親屬中被分割,他們之間的內部糾紛最終鼓勵了外來的侵略者們。最後的帖木兒王朝於1500年被北方遊牧部落烏茲別克汗昔班尼擊敗。盛極一時的帖木兒帝國在16世紀初退出了中亞細亞歷史舞臺。

這也是成吉思汗以來的壯麗史詩的終結。在十四、十五世紀相交之際,帖木兒東西轉戰,攻掠迅猛。中亞、西亞河山移色,西歐、南亞為之震撼,成為繼成吉思汗之後的另一位世界征服者。但帖木兒同時也是最後一位對定居民發起大規模進攻的遊牧領袖。在此之前,遊牧民族曾經多次大規模地征服農耕文明,甚或將大片耕地拋荒,將富庶的城鎮平毀作牧場。而在此之後,馳騁萬里,縱橫無敵的草原鐵騎將處處遇到有效的抵抗(很大部分原因是火器的出現抵消了騎兵的優勢)。雖然也有局部的小勝,但終是大勢已去,此後反而有越來越多的遊牧民逐漸轉向定居了。

草原征服者的時代就這樣過去了。從成吉思汗稱汗(1206年)到帖木兒去世(1405年),恰好兩個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