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医疗”开启:线上问处方、医保支付方式多元化

6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东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简称《行动计划》),众多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出炉,被社会各界称为开启了“指尖上的医疗”时代。

“指尖上的医疗”开启:线上问处方、医保支付方式多元化

部分处方可线上问医获得

《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指尖上的医疗”开启:线上问处方、医保支付方式多元化

医保可支付互联网基本医疗服务费

那以后网上看病怎么收费呢?医保能报吗?

《行动计划》让你别担心了,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价格及医保支付政策。

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及时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对基于互联网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属基本医疗服务的,按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执行,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竞争较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就连异地就医结算方面,广东也全省全面实现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家庭医生护士药师都能网约

“指尖上的医疗”开启:线上问处方、医保支付方式多元化

除了上网看病,今后广东人还能体验更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比如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加快实现网上预约挂号、预约分诊、移动支付、诊间结算、药品物流配送、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等信息惠民便民服务。

担心在粤东西北享受不到珠三角的医疗便利?别怕,互联网+与医联体结合了。

《行动计划》明确,加快实现医疗联合体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促进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网络会提醒种疫苗做儿保

是不是不生病,“互联网+”就跟你无关?错了!因为还有公共卫生一大块呀。

《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首先是疾病监测上,加强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充分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膳食消费、环境因素、流行病学因素、虫媒监测等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加强对各种传染病、慢性病、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智能监测和精准预测。

其次是重点人群服务上,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病、儿童健康管理、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监测、严重精神障碍分类干预的在线管理,及时推送疫苗接种预约、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流程、健康教育等便民服务信息,向公众提供传染病流行预警、传染病防控知识和营养健康等信息。

身体健康的居民也能得益。以后实现对居民健康的实时监测、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个性化评估,支持居民医疗健康信息自主在线查询、居民健康自我管理。

最后是特别病种上,2018年,总结完善“互联网+”结核病全流程管理模式;2019年开始,逐步推广到其他慢性病、传染病的病种管理。

以后处方可以院外配药

加快广州地区药品采购平台建设进度,尽快形成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良性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和运营药事服务平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提供审方、合理用药咨询和精简处方等社会化药事服务。加强基于互联网的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

如今,诊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设备深度融合,已经发展出虚拟现实、语音识别、机器人、生物三维打印、影像识别、辅助决策系统等技术,全社会都在推动影像、检测、诊断、分析等医学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

不要以为这些只有大城市人才能“享用”。

患者信息基因数据会有安全防护

“一上网,就会数据外泄”,网络时代很多人更担心看病数据被人“看光光”。

别担心!《行动计划》指出,依托医疗机构、医学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医疗健康服务全流程监管。

比如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要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满足行业监管需求,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原则上不得出境,确需出境的应经过安全评估。

还有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保密规定,建立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严格保护患者的信息、用户资料、基因数据等,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完善安全防护评估机制,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和预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