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糖尿病患者泡足之前必看

看到這,糖友們該問了,啊?這麼可怕,我也有糖尿病,那是不是不能

泡足了?其實,足浴作為控制血糖的一種很好的輔助療法,糖友們是可以進行的。泡之前記得熟記以下5則注意事項:

請注意,糖尿病患者泡足之前必看

一、調節適合水溫

一般人泡腳水溫在40度左右會很舒服,但這個溫度對於糖尿病尤其是合併血管病變的患者可能就會帶來燙傷。因為合併周圍血管病變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使熱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對溫度等感覺不敏感,難於準確的試出水溫,其自我保護調節能力差,極易被燙傷出水泡。臨床上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在37°C以上的水溫時出現水泡,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腳水溫要比常人低,以37℃為宜。

患者家屬應該在患者泡腳之前為其試水溫;如果沒有他人幫忙,可以應用水溫計測量溫度,以免出現燙傷。

二、控制泡腳時間

每次泡腳持續的時間並不是越久越好。在15分鐘左右最為適宜。尤其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低血壓、體質虛弱者泡腳時間更是宜短不宜長。常常看到有人每次泡腳一泡就是一個小時,不停添加熱水,這樣並不會增加療效,反而容易引起疲乏,過多的出汗甚至會引起虛脫。

三、忌空腹、飯後泡腳

過餓過飽的時候均不宜泡腳,會影響消化功能,引起胃部不適;泡腳的時間在晚上睡前最佳。溫水泡腳,促進體內血液循環,能夠緩解一天的疲勞,並且幫助患者更好的睡眠。

四、選擇合適泡腳器具

市面上一般有泡腳盆和泡腳桶可供選擇。泡腳桶比泡腳盆浸泡的位置要高些,因此一般都選用泡腳桶。木質盆保溫的效果好些,尤其它的底部不直接接觸地面,足底不會感覺不適;塑料桶輕便,但底部直接接觸地面,一則足部可以感覺到涼,二則保溫效果差些,可以考慮在塑料桶下面墊板以增加保溫的作用。可以加熱的泡腳桶雖然方便,但是各種泡腳桶質量不一,已經有報道出現有漏電現象。如果使用這些桶,一定要在加溫達到要求的溫度後再泡腳,因為加熱過程中底部溫度較高,可能會出現燙傷;同時在泡腳前要切斷電源以保證安全。

五、泡後記得擦乾,呵護腳部皮膚

泡腳後一定要用柔軟的毛巾把足部擦乾淨,尤其是趾縫,如果沒有擦乾淨,可能會導致局部感染出現;在足跟周圍可以塗抹一些護膚保溼用品,以防止皮膚乾燥引起的皸裂。宜選擇寬鬆、柔軟、清潔、合適的鞋子和襪子,以免妨礙趾頭的血液循環,避免受寒,達到保溫的作用。

每次泡足前後,糖友們記得仔細檢查足部,一旦發現足部膚色變暗、紅腫、乾裂或破潰等等,必須馬上就醫。

請注意,糖尿病患者泡足之前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