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近期电力板块在大盘底部震荡阶段表现较为抗跌。昨日电力板块逆市上涨0.18%。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优质电力资产现金充沛、融资渠道通畅,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且供需格局改善提升资产ROE水平,优质电力资产盈利价值有望重估。

用电需求持续改善

据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3%,高于2017全年2.7个百分点,同期规模以上电企发电量同比增长7.7%,高于2017全年2.0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延续一季度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8%,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比3月份增速提高4.2个百分点。

发电方面,今年1-4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9%,其中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3%、6.5%、22.6%和26.4%,水电受来水影响,发电量同比下降2.6%。

值得一提的是水电,由于受2017-2018年拉尼娜现象影响,2018年1-4月份降水同比下降5.7%,前4个月全国水电利用小时845小时,同比下降26小时。市场人士表示,根据以往数据,前4个月累计水电发电量仅占全年25%左右,水电全年表现还是需要观察6月-10月汛期来水情况。预计2018年水电利用小时同比持平,全年水电发电量将保持稳中有增。

光大证券分析师表示,预计2018年夏季用电高峰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偏紧。这是经济发展阶段、电力行业特性、电源结构持续清洁化以及最重要的是,火电行业持续了近两年的行业性景气下行导致的并非必然但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偏紧的电力供应将有效提升火电行业整体对于自身产品的“定价权”、“议价权”,近期关于煤炭长协价格的反复博弈已经初步预示了这一趋势。

多因素助涨火电股

应该说,近期电力板块的上涨原因来自多方面,除了用电需求持续改善,全国装机增速放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据券商研报显示,煤电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严控新增从严淘汰,2017年全国已淘汰、停建、缓建煤电装机合计6500万KW,受此影响,2017年全国装机增速仅为8%,较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申万宏源预计,煤电受供给侧改革推进,全国装机增速有望进一步放缓,后续电力供需格局将会持续改善,优质存量电力资产利用小时有望稳步回升。

煤价下行预期则是推动电力股上涨的又一因素。中信建投分析表示,2018年煤炭供给较为宽松,煤价中枢将会下移在当前时点,煤价下行已成为火电企业业绩反弹的最主要推力。

据其测算,2018年我国煤炭总供给能力或将达到40亿吨左右,而下游煤炭需求增速将保持1.3%左右的水平,对应总需求约为38.3亿吨。整体来看,今年我国煤炭将大概率由之前的供不应求转换至供略大于求的状态。

在行业配置方面,国泰君安表示,在利用小时、煤价共同向好的推动下,火电已经进入盈利能力逐渐修复的大周期上升通道,在目前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电力配置属性凸显,持续推荐火电板块。

具体看,本轮火电修复周期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核心驱动因素改变。煤价不再是唯一核心因素,在煤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的过程中,利用小时数的提升也将起到关键拉动作用。其次,修复幅度不同。利用小时数回升较为缓慢,预计未来较难突破5000小时;供给侧改革之后煤价低廉的时代一去不返,同时在国家大力降成本、降电价的背景下电价上调空间极小,预计火电盈利能力将很难恢复到以前的黄金时期(ROE超过15%),预计本轮修复之后全行业ROE将恢复到8%左右的水平。

||##PG##||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华能国际(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华能国际:煤价高位运行致使业绩大幅下滑

华能国际 600011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郭鹏,蒋昕昊 撰写日期:2018-03-26

燃煤单价同比上升34.4%,致使业绩大幅下滑

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入1524.59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2.73%;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94.36%。每股收益0.11元。受益于平均利用小时(+30小时)回升以及2017年7月电价调整平均上网电价提升(+4.79%),营业收入小幅增长10.36%。但2017年煤价维持高位,公司单位燃料成本(225.92元/千千瓦时)同比大幅上升34.39%,发电业务毛利率下滑至11.3%,致使业绩大幅下滑。

期间费用率控制较好,资产减值等项目进一步拖累业绩

2017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75.65%,提升3.8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8.78%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21亿元,主要由于综合融资成本上行、新机投产利息费用化、负债规模增加,导致利息同比增加9.3亿元。受滇东、榆社、平凉等电厂经营亏损以及部分在建项目不符合产能、环保等政策被停建、关停等因素影响,公司计提资产减值11.88亿元;公司2017年非经常损益13.43亿元,主要是处置长江电力股票、政府补贴、非流动资产处置等。

装机结构继续优化,非公开发行过会加速产能扩张、优化资本结构

截至2017年底,公司可控装机容量达104321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92003兆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15%,其中当年新增装机3330兆瓦(不包括收购装机15937兆瓦)中新能源占比45%。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亿股A股、募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的方案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本次发行将有利于公司增强资金实力,改善资本结构,优化财务状况。募投项目为6个新建电源,合计装机达4000兆瓦,将进一步提升产能。

国内火电龙头、国企改革预期强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0.18、0.23、0.29元,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38、29、24倍。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用电需求仍将保持稳健增长,但弹性较小,上网电价则更多需要考量政策因素,当前煤价仍是公司盈利弹性影响的最大因素。考虑到煤炭供给侧改革仍较大力度推进和广发相关行业观点,盈利预测暂未考虑动力煤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形,并对煤价进行业绩敏感性测算。公司为国内火电龙头企业,机组质量优良、区位优势显著,目前PB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同时能源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华能作为行业龙头改革预期强烈。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上涨风险;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电价下调风险;新机组投产不及预期。

||##PG##||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福能股份(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福能股份:气电新政出炉业绩拖累减少,风火驱动高成长

福能股份 600483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晓宁,叶旭晨,王璐 撰写日期:2018-06-11

事件:

2018年6月7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晋江气电收到福建省物价局下发的《关于我省LNG燃气电厂临时上网电价的通知》和《关于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印尼合同天然气门站价格的通知》,通知核定燃气发电临时上网电价为0.5957元/千瓦时,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中海福建天然气公司印尼合同天然气销售给燃气电厂的门站价格为73.4513元/吉焦(折2.803元/立方米),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

投资要点:

气电新政出炉,电价上调、气价下调,气电资产上半年亏损预计大幅收窄,全年盈利可期。公司下属晋江气电公司上网电价上调至0.5957元/千瓦时(增加0.0523元/千瓦时),采购中海油气价下调至2.803元/立方米(减少0.057元/立方米),上述政策均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晋江气电自17年初以来,盈利持续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天然气采购价格多次上调。今年一季度至今,气电资产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整体盈利拖累较为严重。此次政策出炉,且追溯从年初开始执行,预计将使气电资产上半年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尽管18年晋江气电发电指标转让替代政策尚未明确,但是我们判断此次电价、气价调整效果积极,政策扶持意味明显。经初步测算,假设今年后续电量替代指标数额等于或者略低于去年,公司气电资产全年预计将获得较好的盈利水平。

福建发展风电禀赋优异,公司项目+资金优势兼具,铸就风电板块高成长。福建省风力资源较好,同时属于四类风区上网电价较高;省内无弃风限电,在2017、2018年度风电开发投资监测预警中评级均为绿色,未来风电开发空间广阔。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运风电66.4万kW,在福建省风电装机规模中占比26.14%;在建风电42.3万kw,其中陆上风电22.3万kw,海上风电20万kw;后续储备风电约300万kW,助力公司风电板块持续高成长。综合考虑公司装机核准和投产进度,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底在运风电装机至少将达到154万kw,较当前有132%的增长空间。公司背靠福建省国资委,携手三峡集团,在福建省内获取项目能力一流;公司今年以来积极推进可转债发行计划,后续增量资金到位风电项目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火电板块业绩有望逐步修复,18Q1外延收购落地、后续集团资产注入可期,盈利修复+装机增长带来成长空间。17年由于煤价高企,公司下属煤电业绩承压、亟待反转。2018Q1公司完成收购华润温州(20%)和华润六枝(51%)两个煤电项目,其中华润六枝装机132万kW,助力公司控股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后续其配套煤矿投产后项目盈利能力有保障;华润温州收购后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18Q1华润温州已宣告派发现金红利,助力公司一季度确认投资收益1.14亿元,同比增加49.99%。另外,当前福能集团体内尚有218.5万kw的权益装机承诺于2020年底之前完成注入,若承诺如期兑现,将会助力公司火电板块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到公司气电新政出炉、全年盈利保障显著增强,我们略微上调公司18~20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9、13.19和15.46亿元(调整前分别为10.52、13.03和15.3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1、0.85、1.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8倍。公司风电板块高成长确定性强,火电业绩后续有望修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PG##||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长江电力(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长江电力:四库联调助发电量创新高,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

长江电力 600900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郭荆璞 撰写日期:2018-05-09

发电量创历史新高,机组利用小时数稳步增加。2017年全年公司发电量达到2108.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超出计划发电量174.93亿千瓦时。超计划完成发电量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长江各流域来水情况转好。2017年度,长江上游溪洛渡水库来水总量约为1390.41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1.4%;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4214.00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3.14%。第二,四级联调熨平来水不确定性,机组利用小时稳步提升。2017年三峡电站年平均利用小时为4398.78小时,同比增长3.32%;葛洲坝电站年平均利用小时7343.81小时,同比增长1.5%。由于来水偏丰持续,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发电量增加至34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9%。截至2018年3月31日,溪洛渡水库和三峡水库来水较上年同期偏丰1.22%和4.63%。

专项基金取消征收提升行业整体收入,返税政策持续增加企业利润。《关于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调整电价结构的通知》明确从2017年7月1日取消向发电企业征收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标准各降低25%。基金费用的下调有利于水电行业整体收入的提高。《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涉企税费负担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超过100万千瓦的水电站,增值税实际税赋超过12%的部分继续实行退税政策。2017年公司电力销售增值税返还为22.91亿元,占利润总额的8.6%;2018年第一季度增值税返还为7.17亿元,占利润总额21.18%,返税政策持续给公司带来利润增长。

业务结构多元化,水电投资进一步拓展。2017年公司拓展配售电业务,完善业务结构。公司成立重庆长电联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重庆乌江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涪陵聚龙有限公司的整合,成功打造重庆区域的配售电业务平台。进一步增持三峡水利,持股比例为12%(截至2018年3月31日),成为三峡水利第一大股东,实现配售电业务快速发展。公司积极投资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通过股权加技术双措施发挥流域联合统一调度,降低公司对来水的依赖性。公司增持国投电力和川投能源,截至2018年3月31日,持股比例分别为7.25%和5%,成为两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高额现金分红兑现,投资价值凸显。根据2017年8月公司最新发布的公司章程,原则上公司每年度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利润分配,且公司每年现金分红原则上不低于母公司当年实现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五十。对2016年至2020年每年度的利润分配按每股不低于0.65元进行现金分红;对2021年至2025年每年度的利润分配按不低于当年实现净利润的70%进行现金分红。2017年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8元(含税),现金分红数额占归母普通股东净利润的67.2%。截至2018年5月7日,公司股息率为4.49%,高于10年国债收益率3.64%,投资收益属于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513.60、513.66、518.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12.61、209.65、214.21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97、0.95、0.97元/股,对应2018年5月7日收盘价(16.13元/股)的动态PE分别为17、17、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长江来水不及预期、市场消纳不确定性、政策风险、投资风险等。

||##PG##||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国电电力(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国电电力2017年报点评:重组落地,稳健前行

国电电力 600795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王威,车玺 撰写日期:2018-04-19

事件:国电电力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33亿元,同比增加2.43%;归母净利润20.65亿元,同比减少54.81%;每股收益0.11元。

装机增速放缓,机组利用率高于全国平均。2017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到5222.49万千瓦,电源结构变化延续近年火电占比下降,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的趋势。2017年公司新增装机仅247万千瓦,主要是水电和风电,火电控股容量减少113万千瓦,装机增速在行业供给侧改革环境下有所放缓。2017年全部机组平均利用小时3962h,虽同比减少32h, 但绝对水平好于全国平均。

煤价上涨吞噬利润,度电毛利同比下降2.6分。国内煤价经历了2016年下半年的快速上行后,2017年在高位震荡并继续上行。公司2017年平均标煤单价585.38元/吨,同比上升37.78%,经测算度电燃料成本为0.173元/千瓦时,同比增长39.27%;度电毛利降至0.048元/千瓦时,同比降低0.026元/千瓦时。2017年实现毛利率17.03%、净利率4.62%、ROE3.03%, 同比分别下滑8.55、7.39、5.15个百分点。

与神华发电资产重组后华东区域市场优势提升,期待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公司与中国神华组建合资公司,持股57.47%。资产重组后,增加可控在运装机容量3313万千瓦(或63.44%),装机规模大幅提升,重组后公司在华东电力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此次国电与神华联合重组,是推进国企改革和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案例,未来煤电业务将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应对经营风险,化解产业矛盾,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和质量。

煤价下行提振盈利,但弹性偏弱。2018年2月开始,供需两方作用致使动力煤市场景气度下行,未来尚有一定下行空间,促使火电盈利修复。公司的电源结构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火电盈利属性导致弹性表现相对偏弱。

投资建议与估值评级:考虑煤价走势预期变化,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至2018-2020EPS 分别0.16(-33.3%)、0.21(-16.0%)、0.23(新增) 元,对应PE18、

14、12倍;下调目标价至3.2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煤价格超预期上行吞噬火电主业利润,社会用电需求超预期下滑拖累公司发电量,来水超预期减少削弱水电盈利等。

||##PG##||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山西焦化(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山西焦化:参股49%的中煤华晋并表,转型为优质焦煤公司

山西焦化 600740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沈涛,安鹏 撰写日期:2018-05-11

18年Q1投资收益1.67亿,源于中煤华晋并表

公司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3.4亿元(去年同期为0.1亿元,四季度为0.4亿元),主要源于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67亿元(主要来自中煤华晋49%权益,于18年3月7日完成过户)以及营业外收入1.64亿元。

公司17年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08%。第4季度净利润0.40亿元,环比增长24.4%,主要源于四季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7年每股收益0.12元,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为0.017元、0.009元、0.042元、0.052元。

中煤华晋煤炭产能1020万吨,2017年净利25.7亿元

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中煤华49%的股权,交易对价为48.9亿元,其中发行股份支付的对价为42.9亿元(发行数量6.66亿股,发行价格6.44元/股),支付现金为6亿元。公司发行股份已完成,公司股本增加至14.3亿股;配套融资正在进行。中煤华晋现有煤矿3座:王家岭煤矿(600万吨)、华宁焦煤公司崖坪矿(300万吨)、韩咀煤业公司韩咀矿(120万吨),产能合计1,020万吨,主产优质炼焦配煤。中煤华晋2015-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2亿元、12.7亿元和25.7亿元。

18Q1焦炭产量同比增22%,售价同比增19%

焦炭业务:公司拥有焦炭产能360万吨/年,2017年焦炭产量280万吨,同比下滑16%。18年第一季度焦炭产量69万吨,同比增22%,环比下降12%,主要源于环保限产;单位售价1660元/吨,同比增19%,环比增0.7%。化工业务:公司拥有煤焦油产能30万吨、甲醇产能34万吨、炭黑产能8万吨以及粗苯产能10万吨。2017年甲醇产量15万吨,同比减少27%;炭黑产量6.6万吨,同比增加2.7%。

预计18-20年EPS分别为1.06元、1.20元、1.26元

公司已成功收购中煤华晋,18年PE10.9倍,而焦煤公司18年平均PE11.5倍,而历史上是在15-25倍之间,考虑到公司收购中煤华晋后实现焦化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焦炭需求低于预期,焦炭产量上行导致供给过剩,焦炭价格走势低于预期。

||##PG##||

多利好催化电力股关注度升温 六股蓄势待发

潞安环能(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潞安环能动态研究:低估值、高弹性冶金煤龙头,沐浴山西国改春风

潞安环能 601699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分析师:代鹏举 撰写日期:2018-03-26

优质冶金煤龙头、先进产能占比高。公司主产优质动力煤和喷吹煤,在产矿井13座、主要分布在晋南长治、忻州和临汾,合计资源储量34.67亿吨、可采储量17.79亿吨,核定产能3890万吨/年。公司煤炭生产集约高效、机械化程度高,共有9座矿井入选先进产能、合计年产能3450万吨,占总产能的89%(其中五阳、王庄、余吾、漳村、常村、潞宁六座主力矿井全部位列先进产能,合计年产能3200万吨)。潞安环能下游客户稳定,主要供应宝钢、太钢、天津钢厂等大钢企,拥有全国最大喷吹煤生产基地,冶金煤产能、产量位居同类上市公司第一。

公司资源禀赋及生产条件优异、成本控制能力也非常出色,煤价上涨高业绩弹性充分体现。行业低迷时期、潞安环能主动压减成本,2016年吨煤成本188.92 元、位于冶金煤类上市企业第二低,期间费用也持续下降。受益供给侧改革在煤钢领域的共同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与环保限产并举,同期煤价、钢价上涨明显,企业盈利能力回升。2016-2017年宏观经济回暖、钢铁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喷吹煤需求明显提振,2016年公司吨煤售价上升7.64%、销量增长16.9%至3624万吨,实现归母净利8.57亿、同比增幅732%。根据公司2017年业绩预报,实现归母净利18-21亿元、同比增幅为210%-245%。2018年煤、钢行业仍然要去产能1.5亿吨和3000万吨,在下游需求增速持平的假设下,我们预计煤、钢行业仍是供需紧平衡,冶金煤价中枢不会比去年低。另外从生产和环保角度看,喷吹煤能部分代替焦炭降低钢企污染排放和生产成本、受到政策鼓励,公司的喷吹煤销量有提升空间。

集团煤炭资源储备丰富,沐浴山西国改春风、非上市煤炭资产注入预期渐强。潞安集团近年来通过布局内蒙、新疆等地煤炭资源,现拥有六大矿区、合计储量435.6亿吨,年核定产能6965万吨。除去公司层面,集团仍有未上市的煤炭资产年核定产能3000多万吨,均为盈利能力强的优质矿井。主要为潞安新疆(1250 万吨)、高河矿(600 万吨)、司马矿(150万吨)、郭庄矿(90 万吨)、慈林山矿(55 万吨)等,其中高河矿与司马矿被列为先进产能。2017年以来山西国企改革加速,于去年10月成立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并将潞安集团100%股权全部注入、加快国有资本运作、提质增效。目前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9.85%,且集团承诺公司作为旗下唯一煤炭业务经营主体,在条件合适时将其余煤炭资产分批注入上市公司。近年来已相继注入余吾煤业、潞宁矿、19 座整合矿等到公司体内,我们认为山西国有资产整合加速会客观推动集团非上市煤炭资产注入步伐加快,潞安环能将深度受益。

盈利预测与公司评级: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0.92/1.09/1.17元、对应PE11.65/9.76/9.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煤钢领域去产能不及预期、煤价、钢价大幅走低;山西国改进展缓慢;集团煤炭资产注入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