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近期電力板塊在大盤底部震盪階段表現較為抗跌。昨日電力板塊逆市上漲0.18%。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優質電力資產現金充沛、融資渠道通暢,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且供需格局改善提升資產ROE水平,優質電力資產盈利價值有望重估。

用電需求持續改善

據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3%,高於2017全年2.7個百分點,同期規模以上電企發電量同比增長7.7%,高於2017全年2.0個百分點。4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延續一季度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7.8%,較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比3月份增速提高4.2個百分點。

發電方面,今年1-4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6.9%,其中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7.3%、6.5%、22.6%和26.4%,水電受來水影響,發電量同比下降2.6%。

值得一提的是水電,由於受2017-2018年拉尼娜現象影響,2018年1-4月份降水同比下降5.7%,前4個月全國水電利用小時845小時,同比下降26小時。市場人士表示,根據以往數據,前4個月累計水電發電量僅佔全年25%左右,水電全年表現還是需要觀察6月-10月汛期來水情況。預計2018年水電利用小時同比持平,全年水電發電量將保持穩中有增。

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預計2018年夏季用電高峰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偏緊。這是經濟發展階段、電力行業特性、電源結構持續清潔化以及最重要的是,火電行業持續了近兩年的行業性景氣下行導致的並非必然但很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偏緊的電力供應將有效提升火電行業整體對於自身產品的“定價權”、“議價權”,近期關於煤炭長協價格的反覆博弈已經初步預示了這一趨勢。

多因素助漲火電股

應該說,近期電力板塊的上漲原因來自多方面,除了用電需求持續改善,全國裝機增速放緩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

據券商研報顯示,煤電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嚴控新增從嚴淘汰,2017年全國已淘汰、停建、緩建煤電裝機合計6500萬KW,受此影響,2017年全國裝機增速僅為8%,較上年減少1.2個百分點。申萬宏源預計,煤電受供給側改革推進,全國裝機增速有望進一步放緩,後續電力供需格局將會持續改善,優質存量電力資產利用小時有望穩步回升。

煤價下行預期則是推動電力股上漲的又一因素。中信建投分析表示,2018年煤炭供給較為寬鬆,煤價中樞將會下移在當前時點,煤價下行已成為火電企業業績反彈的最主要推力。

據其測算,2018年我國煤炭總供給能力或將達到40億噸左右,而下游煤炭需求增速將保持1.3%左右的水平,對應總需求約為38.3億噸。整體來看,今年我國煤炭將大概率由之前的供不應求轉換至供略大於求的狀態。

在行業配置方面,國泰君安表示,在利用小時、煤價共同向好的推動下,火電已經進入盈利能力逐漸修復的大週期上升通道,在目前市場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電力配置屬性凸顯,持續推薦火電板塊。

具體看,本輪火電修復週期呈現出新的特點。首先,核心驅動因素改變。煤價不再是唯一核心因素,在煤價逐步迴歸合理區間的過程中,利用小時數的提升也將起到關鍵拉動作用。其次,修復幅度不同。利用小時數回升較為緩慢,預計未來較難突破5000小時;供給側改革之後煤價低廉的時代一去不返,同時在國家大力降成本、降電價的背景下電價上調空間極小,預計火電盈利能力將很難恢復到以前的黃金時期(ROE超過15%),預計本輪修復之後全行業ROE將恢復到8%左右的水平。

||##PG##||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華能國際(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能國際:煤價高位運行致使業績大幅下滑

華能國際 600011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郭鵬,蔣昕昊 撰寫日期:2018-03-26

燃煤單價同比上升34.4%,致使業績大幅下滑

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入1524.59億元,同比增長10.36%;歸母淨利潤17.9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2.73%;扣非淨利潤4.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4.36%。每股收益0.11元。受益於平均利用小時(+30小時)回升以及2017年7月電價調整平均上網電價提升(+4.79%),營業收入小幅增長10.36%。但2017年煤價維持高位,公司單位燃料成本(225.92元/千千瓦時)同比大幅上升34.39%,發電業務毛利率下滑至11.3%,致使業績大幅下滑。

期間費用率控制較好,資產減值等項目進一步拖累業績

2017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75.65%,提升3.88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8.78%同比下降0.73個百分點,其中財務費用同比增加6.21億元,主要由於綜合融資成本上行、新機投產利息費用化、負債規模增加,導致利息同比增加9.3億元。受滇東、榆社、平涼等電廠經營虧損以及部分在建項目不符合產能、環保等政策被停建、關停等因素影響,公司計提資產減值11.88億元;公司2017年非經常損益13.43億元,主要是處置長江電力股票、政府補貼、非流動資產處置等。

裝機結構繼續優化,非公開發行過會加速產能擴張、優化資本結構

截至2017年底,公司可控裝機容量達104321兆瓦,權益發電裝機容量92003兆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15%,其中當年新增裝機3330兆瓦(不包括收購裝機15937兆瓦)中新能源佔比45%。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億股A股、募資金額不超過50億元的方案已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本次發行將有利於公司增強資金實力,改善資本結構,優化財務狀況。募投項目為6個新建電源,合計裝機達4000兆瓦,將進一步提升產能。

國內火電龍頭、國企改革預期強

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為0.18、0.23、0.29元,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對應PE為38、29、24倍。我們預計未來幾年用電需求仍將保持穩健增長,但彈性較小,上網電價則更多需要考量政策因素,當前煤價仍是公司盈利彈性影響的最大因素。考慮到煤炭供給側改革仍較大力度推進和廣發相關行業觀點,盈利預測暫未考慮動力煤價格大幅下降的情形,並對煤價進行業績敏感性測算。公司為國內火電龍頭企業,機組質量優良、區位優勢顯著,目前PB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同時能源國企改革步伐加快,華能作為行業龍頭改革預期強烈。給予“謹慎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煤炭價格上漲風險;電力需求不及預期;電價下調風險;新機組投產不及預期。

||##PG##||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福能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福能股份:氣電新政出爐業績拖累減少,風火驅動高成長

福能股份 600483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曉寧,葉旭晨,王璐 撰寫日期:2018-06-11

事件:

2018年6月7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晉江氣電收到福建省物價局下發的《關於我省LNG燃氣電廠臨時上網電價的通知》和《關於中海福建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印尼合同天然氣門站價格的通知》,通知核定燃氣發電臨時上網電價為0.5957元/千瓦時,從2018年1月1日起執行;中海福建天然氣公司印尼合同天然氣銷售給燃氣電廠的門站價格為73.4513元/吉焦(折2.803元/立方米),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投資要點:

氣電新政出爐,電價上調、氣價下調,氣電資產上半年虧損預計大幅收窄,全年盈利可期。公司下屬晉江氣電公司上網電價上調至0.5957元/千瓦時(增加0.0523元/千瓦時),採購中海油氣價下調至2.803元/立方米(減少0.057元/立方米),上述政策均於2018年1月1日起執行。晉江氣電自17年初以來,盈利持續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天然氣採購價格多次上調。今年一季度至今,氣電資產處於虧損狀態,對公司整體盈利拖累較為嚴重。此次政策出爐,且追溯從年初開始執行,預計將使氣電資產上半年虧損幅度大幅收窄。儘管18年晉江氣電發電指標轉讓替代政策尚未明確,但是我們判斷此次電價、氣價調整效果積極,政策扶持意味明顯。經初步測算,假設今年後續電量替代指標數額等於或者略低於去年,公司氣電資產全年預計將獲得較好的盈利水平。

福建發展風電稟賦優異,公司項目+資金優勢兼具,鑄就風電板塊高成長。福建省風力資源較好,同時屬於四類風區上網電價較高;省內無棄風限電,在2017、2018年度風電開發投資監測預警中評級均為綠色,未來風電開發空間廣闊。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運風電66.4萬kW,在福建省風電裝機規模中佔比26.14%;在建風電42.3萬kw,其中陸上風電22.3萬kw,海上風電20萬kw;後續儲備風電約300萬kW,助力公司風電板塊持續高成長。綜合考慮公司裝機核准和投產進度,我們預計公司2020年底在運風電裝機至少將達到154萬kw,較當前有132%的增長空間。公司背靠福建省國資委,攜手三峽集團,在福建省內獲取項目能力一流;公司今年以來積極推進可轉債發行計劃,後續增量資金到位風電項目發展有望進一步提速。

火電板塊業績有望逐步修復,18Q1外延收購落地、後續集團資產注入可期,盈利修復+裝機增長帶來成長空間。17年由於煤價高企,公司下屬煤電業績承壓、亟待反轉。2018Q1公司完成收購華潤溫州(20%)和華潤六枝(51%)兩個煤電項目,其中華潤六枝裝機132萬kW,助力公司控股裝機規模大幅提升,後續其配套煤礦投產後項目盈利能力有保障;華潤溫州收購後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18Q1華潤溫州已宣告派發現金紅利,助力公司一季度確認投資收益1.14億元,同比增加49.99%。另外,當前福能集團體內尚有218.5萬kw的權益裝機承諾於2020年底之前完成注入,若承諾如期兌現,將會助力公司火電板塊整體規模進一步擴大。

盈利預測與評級:考慮到公司氣電新政出爐、全年盈利保障顯著增強,我們略微上調公司18~20年盈利預測,預計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99、13.19和15.46億元(調整前分別為10.52、13.03和15.39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71、0.85、1.0元/股,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1、9、8倍。公司風電板塊高成長確定性強,火電業績後續有望修復,繼續維持“買入”評級。

||##PG##||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長江電力(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長江電力:四庫聯調助發電量創新高,業務結構多元化發展

長江電力 600900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郭荊璞 撰寫日期:2018-05-09

發電量創歷史新高,機組利用小時數穩步增加。2017年全年公司發電量達到2108.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超出計劃發電量174.93億千瓦時。超計劃完成發電量主要得益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長江各流域來水情況轉好。2017年度,長江上游溪洛渡水庫來水總量約為1390.41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1.4%;三峽水庫來水總量約4214.00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3.14%。第二,四級聯調熨平來水不確定性,機組利用小時穩步提升。2017年三峽電站年平均利用小時為4398.78小時,同比增長3.32%;葛洲壩電站年平均利用小時7343.81小時,同比增長1.5%。由於來水偏豐持續,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發電量增加至345.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9%。截至2018年3月31日,溪洛渡水庫和三峽水庫來水較上年同期偏豐1.22%和4.63%。

專項基金取消徵收提升行業整體收入,返稅政策持續增加企業利潤。《關於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調整電價結構的通知》明確從2017年7月1日取消向發電企業徵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徵收標準各降低25%。基金費用的下調有利於水電行業整體收入的提高。《關於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提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超過100萬千瓦的水電站,增值稅實際稅賦超過12%的部分繼續實行退稅政策。2017年公司電力銷售增值稅返還為22.91億元,佔利潤總額的8.6%;2018年第一季度增值稅返還為7.17億元,佔利潤總額21.18%,返稅政策持續給公司帶來利潤增長。

業務結構多元化,水電投資進一步拓展。2017年公司拓展配售電業務,完善業務結構。公司成立重慶長電聯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完成重慶烏江實業有限公司和重慶涪陵聚龍有限公司的整合,成功打造重慶區域的配售電業務平臺。進一步增持三峽水利,持股比例為12%(截至2018年3月31日),成為三峽水利第一大股東,實現配售電業務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投資長江中上游水電資源,通過股權加技術雙措施發揮流域聯合統一調度,降低公司對來水的依賴性。公司增持國投電力和川投能源,截至2018年3月31日,持股比例分別為7.25%和5%,成為兩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高額現金分紅兌現,投資價值凸顯。根據2017年8月公司最新發布的公司章程,原則上公司每年度進行一次現金分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進行中期利潤分配,且公司每年現金分紅原則上不低於母公司當年實現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五十。對2016年至2020年每年度的利潤分配按每股不低於0.65元進行現金分紅;對2021年至2025年每年度的利潤分配按不低於當年實現淨利潤的70%進行現金分紅。2017年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8元(含稅),現金分紅數額佔歸母普通股東淨利潤的67.2%。截至2018年5月7日,公司股息率為4.49%,高於10年國債收益率3.64%,投資收益屬於較高水平。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營業收入將分別達513.60、513.66、518.8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達212.61、209.65、214.21億元,EPS(攤薄)分別為0.97、0.95、0.97元/股,對應2018年5月7日收盤價(16.13元/股)的動態PE分別為17、17、17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長江來水不及預期、市場消納不確定性、政策風險、投資風險等。

||##PG##||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國電電力(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國電電力2017年報點評:重組落地,穩健前行

國電電力 600795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王威,車璽 撰寫日期:2018-04-19

事件:國電電力發佈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8.33億元,同比增加2.43%;歸母淨利潤20.65億元,同比減少54.81%;每股收益0.11元。

裝機增速放緩,機組利用率高於全國平均。2017年末,公司控股裝機容量達到5222.49萬千瓦,電源結構變化延續近年火電佔比下降,清潔可再生能源佔比上升的趨勢。2017年公司新增裝機僅247萬千瓦,主要是水電和風電,火電控股容量減少113萬千瓦,裝機增速在行業供給側改革環境下有所放緩。2017年全部機組平均利用小時3962h,雖同比減少32h, 但絕對水平好於全國平均。

煤價上漲吞噬利潤,度電毛利同比下降2.6分。國內煤價經歷了2016年下半年的快速上行後,2017年在高位震盪並繼續上行。公司2017年平均標煤單價585.38元/噸,同比上升37.78%,經測算度電燃料成本為0.173元/千瓦時,同比增長39.27%;度電毛利降至0.048元/千瓦時,同比降低0.026元/千瓦時。2017年實現毛利率17.03%、淨利率4.62%、ROE3.03%, 同比分別下滑8.55、7.39、5.15個百分點。

與神華髮電資產重組後華東區域市場優勢提升,期待產業鏈協同效應顯現。公司與中國神華組建合資公司,持股57.47%。資產重組後,增加可控在運裝機容量3313萬千瓦(或63.44%),裝機規模大幅提升,重組後公司在華東電力市場的佔有率進一步提高。此次國電與神華聯合重組,是推進國企改革和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大案例,未來煤電業務將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應對經營風險,化解產業矛盾,提高產業運行效率和質量。

煤價下行提振盈利,但彈性偏弱。2018年2月開始,供需兩方作用致使動力煤市場景氣度下行,未來尚有一定下行空間,促使火電盈利修復。公司的電源結構特徵和所在區域的火電盈利屬性導致彈性表現相對偏弱。

投資建議與估值評級:考慮煤價走勢預期變化,我們調整公司盈利預測至2018-2020EPS 分別0.16(-33.3%)、0.21(-16.0%)、0.23(新增) 元,對應PE18、

14、12倍;下調目標價至3.20元,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動力煤價格超預期上行吞噬火電主業利潤,社會用電需求超預期下滑拖累公司發電量,來水超預期減少削弱水電盈利等。

||##PG##||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山西焦化(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山西焦化:參股49%的中煤華晉並表,轉型為優質焦煤公司

山西焦化 600740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沈濤,安鵬 撰寫日期:2018-05-11

18年Q1投資收益1.67億,源於中煤華晉並表

公司18年一季度歸母淨利3.4億元(去年同期為0.1億元,四季度為0.4億元),主要源於公司確認投資收益1.67億元(主要來自中煤華晉49%權益,於18年3月7日完成過戶)以及營業外收入1.64億元。

公司17年淨利潤0.92億元,同比增長108%。第4季度淨利潤0.40億元,環比增長24.4%,主要源於四季度確認遞延所得稅費用。17年每股收益0.12元,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別為0.017元、0.009元、0.042元、0.052元。

中煤華晉煤炭產能1020萬噸,2017年淨利25.7億元

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中煤華49%的股權,交易對價為48.9億元,其中發行股份支付的對價為42.9億元(發行數量6.66億股,發行價格6.44元/股),支付現金為6億元。公司發行股份已完成,公司股本增加至14.3億股;配套融資正在進行。中煤華晉現有煤礦3座:王家嶺煤礦(600萬噸)、華寧焦煤公司崖坪礦(300萬噸)、韓咀煤業公司韓咀礦(120萬噸),產能合計1,020萬噸,主產優質煉焦配煤。中煤華晉2015-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6.2億元、12.7億元和25.7億元。

18Q1焦炭產量同比增22%,售價同比增19%

焦炭業務:公司擁有焦炭產能360萬噸/年,2017年焦炭產量280萬噸,同比下滑16%。18年第一季度焦炭產量69萬噸,同比增22%,環比下降12%,主要源於環保限產;單位售價1660元/噸,同比增19%,環比增0.7%。化工業務:公司擁有煤焦油產能30萬噸、甲醇產能34萬噸、炭黑產能8萬噸以及粗苯產能10萬噸。2017年甲醇產量15萬噸,同比減少27%;炭黑產量6.6萬噸,同比增加2.7%。

預計18-20年EPS分別為1.06元、1.20元、1.26元

公司已成功收購中煤華晉,18年PE10.9倍,而焦煤公司18年平均PE11.5倍,而歷史上是在15-25倍之間,考慮到公司收購中煤華晉後實現焦化產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佈局,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上調至“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低迷,焦炭需求低於預期,焦炭產量上行導致供給過剩,焦炭價格走勢低於預期。

||##PG##||

多利好催化電力股關注度升溫 六股蓄勢待發

潞安環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潞安環能動態研究:低估值、高彈性冶金煤龍頭,沐浴山西國改春風

潞安環能 601699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代鵬舉 撰寫日期:2018-03-26

優質冶金煤龍頭、先進產能佔比高。公司主產優質動力煤和噴吹煤,在產礦井13座、主要分佈在晉南長治、忻州和臨汾,合計資源儲量34.67億噸、可採儲量17.79億噸,核定產能3890萬噸/年。公司煤炭生產集約高效、機械化程度高,共有9座礦井入選先進產能、合計年產能3450萬噸,佔總產能的89%(其中五陽、王莊、餘吾、漳村、常村、潞寧六座主力礦井全部位列先進產能,合計年產能3200萬噸)。潞安環能下游客戶穩定,主要供應寶鋼、太鋼、天津鋼廠等大鋼企,擁有全國最大噴吹煤生產基地,冶金煤產能、產量位居同類上市公司第一。

公司資源稟賦及生產條件優異、成本控制能力也非常出色,煤價上漲高業績彈性充分體現。行業低迷時期、潞安環能主動壓減成本,2016年噸煤成本188.92 元、位於冶金煤類上市企業第二低,期間費用也持續下降。受益供給側改革在煤鋼領域的共同推進,淘汰落後產能與環保限產並舉,同期煤價、鋼價上漲明顯,企業盈利能力回升。2016-2017年宏觀經濟回暖、鋼鐵下游需求持續超預期,噴吹煤需求明顯提振,2016年公司噸煤售價上升7.64%、銷量增長16.9%至3624萬噸,實現歸母淨利8.57億、同比增幅732%。根據公司2017年業績預報,實現歸母淨利18-21億元、同比增幅為210%-245%。2018年煤、鋼行業仍然要去產能1.5億噸和3000萬噸,在下游需求增速持平的假設下,我們預計煤、鋼行業仍是供需緊平衡,冶金煤價中樞不會比去年低。另外從生產和環保角度看,噴吹煤能部分代替焦炭降低鋼企汙染排放和生產成本、受到政策鼓勵,公司的噴吹煤銷量有提升空間。

集團煤炭資源儲備豐富,沐浴山西國改春風、非上市煤炭資產注入預期漸強。潞安集團近年來通過佈局內蒙、新疆等地煤炭資源,現擁有六大礦區、合計儲量435.6億噸,年核定產能6965萬噸。除去公司層面,集團仍有未上市的煤炭資產年核定產能3000多萬噸,均為盈利能力強的優質礦井。主要為潞安新疆(1250 萬噸)、高河礦(600 萬噸)、司馬礦(150萬噸)、郭莊礦(90 萬噸)、慈林山礦(55 萬噸)等,其中高河礦與司馬礦被列為先進產能。2017年以來山西國企改革加速,於去年10月成立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並將潞安集團100%股權全部注入、加快國有資本運作、提質增效。目前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僅為29.85%,且集團承諾公司作為旗下唯一煤炭業務經營主體,在條件合適時將其餘煤炭資產分批註入上市公司。近年來已相繼注入餘吾煤業、潞寧礦、19 座整合礦等到公司體內,我們認為山西國有資產整合加速會客觀推動集團非上市煤炭資產注入步伐加快,潞安環能將深度受益。

盈利預測與公司評級:預計公司2017-2019年EPS為0.92/1.09/1.17元、對應PE11.65/9.76/9.11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煤鋼領域去產能不及預期、煤價、鋼價大幅走低;山西國改進展緩慢;集團煤炭資產注入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