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常常去西安,每次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就著涼皮冰峰,來一份地道的肉夾饃。

肉要肥瘦兼備,饃要溫熱酥軟,再多澆一勺臘汁,那樸實溫潤的滋味,是不知多少人最愛的陝西食物。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肉夾饃雖然不及西方漢堡那樣有著層層堆疊的豐富原料,但就算是“肉”與“饃”最簡單的搭配,陝西人對它的講究卻一點也不少。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款人見人愛的陝西美味。

目錄

01 | 饃夾的什麼肉?

02 | 肉夾在什麼饃?

03 | 老司機如何啃饃?

01 | 饃夾的什麼肉?

我們先來說說肉。

臘汁肉,也有人簡稱為臘肉,這可和南方人講的“臘肉”沒有一點關係。所謂”蠟汁”,其實是指用來燉肉的滷水。這可是陝西臘汁肉的“魂”,在西安的一些老店裡,完全不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斷火的老滷。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臘汁肉要講究肥瘦兼備,陝西人偏愛靠近腹部的肋排肉。這裡的肉既有豬腹五花般層疊的精肉和脂肪,又有小排濃郁的骨香,骨頭周圍的濃厚肉味更是令人垂涎。除了肋排肉,精肉紋理細緻、皮厚脂肥的前後腿肉也是一鍋臘汁肉的常選部位。一鍋好肉,再加上三十多種香料和濃縮了幾十載的臘汁濃香,讓每一口陝西臘汁肉都脂濃味美。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在西安點肉夾饃,小店的菜單上有時會標註“優質”和“普通”的選項,這個其實只關乎肉的多少。但實際上,懂得將肥肉、瘦肉、肉皮相互組合搭配才是真正懂行的人。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肥肉油潤飽滿、入口即化,但吃多了會膩;瘦肉紋理細緻,鮮香耐嚼,但全瘦的夾饃卻常常乾柴難嚥;肉皮飽滿濃郁的膠質感,更是一份好肉夾饃的必備。在我看來,純瘦的肉夾饃和脫脂牛奶一樣寡淡無味,肥瘦兼備、加點肉皮、最好再能澆一小勺臘汁,才是真·肉夾饃。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02 | 肉夾在什麼饃?

肉夾饃的饃,最常見最正宗的當屬白吉饃。

對於嗜面成性的陝西人,白吉饃可以說是最合胃的口糧之一。微微發酵的麵餅口感紮實,醒足時間,待麵糰更加柔韌,就是師傅最吸睛的“打饃”表演了。麵餅在小擀麵杖下快速成型,最後啪一聲拍在案板上,就可以烙了。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好肉見仁見智,但好饃卻一口就能辨出高下。外皮酥脆,咬下去嘎嘣響;內裡軟韌,筋性恰到好處;外表要有“鐵圈虎背菊花心”的完美烙印,那就再好不過了。好的白吉饃即使單吃,那酥脆軟韌的口感和清甜的原麥滋味同樣能讓食客們欲罷不能。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吃肉夾饃,講究“熱饃涼肉”。新鮮出爐的白吉饃用刀一劈,就能輕鬆分成兩片,夾入大刀闊斧剁碎的臘汁肉,用饃的餘溫烘出臘肉的溫潤香濃,若是口重,再淋一小勺百年老滷,那一口下去,真的全是老陝日思夜想的家的味道。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03 | 老司機如何啃饃?

在陝西,吃肉夾饃有不少經典的搭配,涼皮、醪糟蛋湯、粉絲湯都是常見的啃饃拍檔。當然,西安人在美食方面的關中豪情卻遠不止於這些固定的食物組合,八寶粥、南瓜粥、胡辣湯,甚至冰峰、酸梅湯都值得一試。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西安各地各民族融合的文化氛圍,也同樣體現在這一肉一饃上。回民街的臘牛肉配飥飥饃,牛氣十足;岐山人的臊子肉配白吉饃,酸辣開胃;還有潼關肉夾饃圈圈繞繞的油酥餅配臘汁肉,都是西安街頭常見的美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試試這幾種肉夾饃。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外地肉夾饃常常會在臘汁肉中混入青椒香菜等佐料,雖然稍有解膩作用,但陝西人可不好這口。要吃,就要吃的滿口脂香,任何青綠的配菜都是對極致肉味的混淆。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提起肉夾饃名店,老字號的樊記當屬頭牌,然而名聲響亮,有時更多地是得益於“旅遊聖地“的光環。除了樊記,趙家、秦豫、張記、秦漢都是一些個人挺喜歡的老店。不過對於西安人,最好的肉夾饃,永遠是巷口上從小吃大的那家。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以前在英國有位陝西好友,每次路過

Euston車站都會在附近的陝西餐館捎份涼皮肉夾饃。這是老陝最牽掛的的風土味,無論離家多遠,只要一口熱饃下肚,就能一秒回到巷口的那家老店。左手夾饃右手涼皮,再來一瓶冰鎮冰峰,美滴很~

拉倒吧,肉夾饃才不是餅子夾肉那麼簡單

文 | 石磊

© 知味葡萄酒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